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带你重温重庆刚刚走过的75年 《那年·那事·那人:重庆1949—2024》出版

2024-11-15 来源:汇意旅游网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重庆解放75周年。75年来,无数巴渝儿女通过苦干实干让山城发生了沧桑巨变,让家乡不断展现出了新气象、新风貌,同时也引领着新风尚。

那么,在此过程中,有哪些动人的画面是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的,又有哪些瞬间你就身处其中并一直受惠至今?来,一起翻开这本书,兴许大家很快就能找到心中的答案。11月14日下午,由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编撰、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那年·那事·那人:重庆1949—2024》在解放碑重庆书城举行了新书发布会。

整部《那年·那事·那人:重庆1949—2024》以时间为序,按照“一年记一事”的体例,汇编收录76篇精彩故事。从第一篇《进军大西南!》讲述1949年西南服务团进驻重庆、扎根重庆建设,到最后一篇《“小巷书记”的大使命》反映2024年老旧社区改造、焕发新生,或由亲历者讲述,或由记者采访记录,文章以小见大,用丰富的史料、生动的文字,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75年来重庆发展的沧桑巨变。它不仅是一部对共同经历75年发展风雨历程的普通重庆人民集体记忆的摭拾,更是一部重庆75年发展史,是一个向世人展示新重庆建设风采的窗口。

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张倵瑃介绍,《那年·那事·那人:重庆1949—2024》前后历时8个月才最终同广大读者见面。书中的内容很好地反映了重庆的沧桑巨变、展现了重庆的人文精神,具有很强的史料性、可读性和珍藏价值。

翻开书页,大家可以看到,生动反映1949年新中国成立,重庆解放之初3000名西南服务团成员到重庆接管地方、建立政权、参与发展故事的《“进军大西南!”》。

在《“我参建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中,成渝铁路建设者、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军工筑路第一总队直属二团参谋孙贻荪深情回忆起了当年“一手拿枪打土匪,一手拿镐修铁路”的峥嵘岁月。

走进《大田湾的“雄起”声时常在耳边回响》一文,重庆市体育场原场长、重庆市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原主任杜忠勇回忆起“大田湾体育场在建设过程中没用任何大型机械,完全是勤劳质朴的重庆人民在一湾湾田坝上和一垄垄土堆上,用双手一点点填出来的”时的激情澎湃,仿佛隔着纸面都能感受到。

多姿多彩的山城地貌和厚重的历史底蕴,孕育了重庆人民爬坡上坎、坚韧勇敢、开放包容的独特性格。这在《那年·那事·那人:重庆1949—2024》收录的文章自然也有很好的展现。

1959年11月18日晚,家住四川省合川县(今重庆市合川区)的刘文学,为捍卫集体利益而被地主分子杀害,年仅14岁。刘文学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保卫集体财产而牺牲的首位少年英雄,1983年被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少年英雄感动中国》《“儿科拓荒者”的燃情岁月》《生生不息的红岩魂》等文章凸显了这一时期重庆人民翻身做主人、建设新生家园的凌云壮志、冲天豪情。

三峡工程建设期间,文物抢救保护一度被视为最难关。在文物保护规划实施阶段,王川平被任命为重庆市三峡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组长。他与众多专家披星戴月、绘制图表,从淹没区抢救出大量文物,并为文物寻觅到保护、研究与利用的归宿。《让三峡文物“活”在当下》《让大足石刻走向世界》《为瞿塘峡壁题刻“搬家”》等文章描绘了这一时期重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物的生动场景。

伍成莉是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扎根社区已有13年。从刚从事社区工作起,她便给自己立下规矩——让居民进门见笑脸,出门展笑颜。这些年来,伍成莉热心为居民排忧解难,让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小巷书记”的民生使命》等文章生动展现了重庆广大党员干部心系民生,实干争先。

《最是直辖澎湃时》《为“8小时重庆”而战》《开创国内保税港区新模式》等文章则展现了重庆直辖以来,如何在全新跑道上开拓进取、奋勇向前。

与此同时,《那年·那事·那人:重庆1949—2024》编撰出版的背后,编写团队也收获了各自的成长。

《喜望群星耀满天》《“儿科拓荒者”的燃情岁月》等文章的作者唐余方坦言,这是自己参与过时间跨度最长、历史纵深感最强的一次采访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程天民强烈的家国情怀,对科研教学的无限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备至让我十分感动。能够和程老有这样一次对话,我感到非常幸运。”唐余方说,对年轻编辑记者而言,编写本书的过程既是认识、体验重庆历史故事的一次机遇,也是对新闻业务、写作技巧的一次锻炼。

《“小巷书记”的民生使命》《为“8小时重庆”而战》等文章的作者胡晨愉进入杂志社还不到两年,此次采写了4个人物故事,其中社区书记伍成莉的经历深深打动了她。“伍成莉选择社区工作的初心不改,心系群众、情系民生,是我们的榜样。”胡晨愉说,“她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小巷书记’奋斗史,更是广大基层党员的缩影,激励我要深入一线、扎根基层,让报道文字少一些书卷气、多一些泥土香,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社会贡献力量。”

《静水深流》《山沟里飞出金凤凰》等文章的作者龙籽凝是一位“00后”,今年6月来到杂志社从事新闻工作,入行之初就承担起挑战性较强的采写任务。在采访著名作家黄济人、听这位文坛前辈娓娓道出尘封的历史故事时,龙籽凝感慨万千、几近落泪。“任务重,但收获更丰。”龙籽凝说,这次难忘的采访经历,将勉励自己在今后的采编工作中脚踏实地、拼搏进取。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马然希表示,《那年·那事·那人:重庆1949—2024》的出版可谓“书”逢其时,意义重大。他希望能发挥好本书凝聚精神力量的积极作用,使广大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认识和了解重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激励市民群众继续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用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丰功实绩,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庆篇章贡献力量。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主办方供图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