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咏春拳基础练习技巧

2023-07-14 来源:汇意旅游网

中国武术界有个说法,就是只有先强身健体,身体康健才能有基础进行武术的学习。武术中有不少强身的功法,咏春拳便是其中之一。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经常练习对于身体有修身健体的作用。

练习咏春拳的好处

“肘底标指”利关节

对上班族而言,长期使用电脑键盘和鼠标,可能患上腕关节综合征,也就是常说的“键盘肘”。主要症状是食指或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无力感,发展下去可能导致神经受损,进而引起手部肌肉萎缩。另外,肘部经常低于手腕,而手高高地抬着,神经和肌腱经常被压迫,手就会开始发麻,手指失去灵活性,经常关节痛。有什么办法能减轻上述症状呢?专家建议大家不妨练练咏春拳中的肘底标指。

专家介绍说,标指是咏春拳的特色技法,练习时要注意打得潇洒放松,发劲柔韧,如藤条、弹簧,看似轻盈软弱,实则强劲凌厉。具体技法是,右掌由左腋下向前方中线直线标出,掌指向前,掌心向地,高及喉部,而左掌亦随即置于右肘下,掌指向前,掌心向地,面向右方。这种技法在练习中充分活动了掌指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和腕关节,有助于预防和缓解“键盘肘”的症状。

“钳阳马步”平阴阳

夏季贪食凉饮,容易损伤人体的消化系统,使其功能降低,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而致病。那如何才能平衡体内阴阳呢?专家建议,不妨试试咏春拳中的钳阳马步。

专家介绍说,“动则生阳”,钳阳马步有利于激发人体阳气,使其更好地在人体内发挥其功能与作用,使人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身手敏捷、身体强壮。大家不妨试试二趾钳阳马步:两脚左右分开,距离比两肩略宽,两脚第二趾筋用力向内向后拉,髋关节内侧也同时互相对拉,力向骨内收敛。有利于平衡阴阳,增加机体抵抗力。

肾气归元化精气

很多人到了夏季常常感觉没有精神,有“精气”不足的感觉,学习和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这时不妨试试咏春拳的气功。咏春气功并不复杂,简单实用,比如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的养生气功。它由当代咏春拳拳门宗师岑能先生根据“达摩易筋经”的基本原理,结合练功实践而独创。肾气归元功法练习时间宜是申时至亥时(即下午5时至晚上11时)。这段时间练习可以活跃肾纳内气,有利于保健心肾,滋养五脏六腑,起到练气化精、练精化气、益补精肾的作用。

对于上班族而言,练练预备式就很有帮助:两腿自然分开站立,略与肩宽。肩平,全身肌肉和大小关节放松。两手自然下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尤其是中指与无名指并紧,鼻呼鼻吸,不故意压抑。

全身入静,无须意守丹田,顺其自然。嘴唇轻轻合拢,舌尖自然轻顶上颚(有利于分泌津液,中医认为,津液有濡养的作用,有滋补人体脾胃“后天之本”,以固本护肾之“先天之本”的功效),两目微闭平视(避免气息不规则)。

咏春拳基础练习

转马

用脚板转,要钳住,加上手法练习,如披肘等等。

进马

擦着地而进(不擦也行),重心在后脚,先慢速,再快速练习。

退马

擦着地而退(不擦也行),重心在后脚,先慢速,再快速练习。

蛇形手

咏春拳的基本手。

连环拳

放松练,打出速度,练到一定程度劲力就会自然出来了,再配合马步练。

练马力

可独脚站马步,练马力。

抓筷子

练指力、腕力、前臂力。

什么是咏春拳

关于咏春拳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和历史版本。而发展至今的咏春拳实质上是经过历代咏春先师逐步发展完善而成。虽然有许多人认为咏春拳源自川滇边区,流行于福建,而扬名于广东佛山,但是由于文字资料的缺乏,有关咏春拳的历史只在群众中口头流传,再则就是野史小说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说法就互有出入,故有关咏春拳的起源,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说法一:咏春拳的创始者是福建福清南少林的少林庵五枚师太(原名朱红梅),五枚师太将禅武结合,最终创出一种适合女性演练的的实用功夫——咏春拳。之所以用“咏春”二字命名,是其一生博学心得的结晶体现。如简单的一个“咏”字的右半边“永”字的点、横、折、竖、勾、挑、撇、捺,就暗藏着咏春拳的拳理与招法。

说法二:与清廷“火烧少林寺”有关。当时福建莆田南少林因暗中“反清复明”遭到围剿。少林古刹也被官兵一把火烧成废墟,只有5个绝顶高手(“少林五老”)逃了出来,其中一个是五枚师太。她在南少林鹤拳的基础上创立了一套更重技巧的拳术,并传给严二、严咏春父女。严咏春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拳术,后称“咏春拳”。

说法三:福建泉州严咏春观蛇鹤相斗有悟,融合永春一带拳术和少林搏击技法而自创。

说法四:五枚创咏春拳后,并非直接传给了严咏春,而是传给了少林弟子苗顺,苗顺传少林俗家弟子严二,严二再传女咏春及婿梁傅俦。

说法五:咏春拳的创编与五枚师太或严咏春均无关系,更没有什么蛇鹤相争,而咏春拳的前身应为咏春拳,是清初反清组织“天地会”的一种斗争的武技,为河南嵩山少林弟子一尘庵主所创。他(或她)首先传给汀昆戏班的武生张五(人称“摊手五”,据说有“一只摊手独步武林”之誉),张五后来落难来粤,落脚于南海县佛山镇大基尾的“琼花会馆”,便将咏春拳传于粤剧界诸弟子。后咸丰年间李文茂起义,诸弟子为避祸而将“咏春拳”的“咏”字改为“永”“泳”。红船中人黄宝华、梁二娣、大花面锦等人学得此拳,又再传给在佛山筷子路开中药店兼行医的梁赞,此后梁赞将咏春拳发扬光大。

说法六:咏春拳应为永春拳,得名于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乃当年进殿者所习的南派内拳法,全称是少林永春,总教习是少林弟子至善禅师。南少林被焚,至善逃避到佛山,曾一度藏匿于粤剧红船中当伙夫。后因在东莞打抱不平露出行藏,戏班中人便纷纷拜他为师。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苏三娘,为戏班中花旦,所学尤精,被人誉为“永春三娘”。后三娘将武功传于红船中人黄华宝、梁二娣等人,黄、梁又传佛山梁赞,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发扬光大

咏春拳战略战术

实战秘诀,腿落拳到

世界搏击中除了“拳击”以外无不强调拳腿及与全身的组合。在实战中为什么一般人只能一拳或一脚击中敌人而无法连环击中敌人呢?平时练习打击拳靶丶腿靶随意击中的连击绝技为什么在实战中不能自如运用呢?其实是不明白:不管是沙袋也好还是拳腿靶也好,其实都为“死物”。跟人与人真实对搏是绝对不同的,本句秘诀的意思即是:实战中在腿法击中敌人后腿落地的同时,拳法亦必须同时击中敌人,平时练习时时注意这一点点的时间差,自然能在实战中产生“拳到腿也到”的连击威力。

动则身变,三尖如一

本句是指一出手,即必须变换身形方位,须知你打人时也是被人打的时候,那么移形换位即避开敌人对自己攻击。三尖如一指的手尖丶脚尖丶鼻尖必须在同一垂直线上步沉稳,护自身之要害(亦即守中之体现),很多人在技击时脚步虚浮,攻防脱节,顾此失彼,即未韵三尖之妙。

敌若乱打,击脐即解

原未练过武术的人出手必手脚齐出,此对一般武术好手确实难以防守,故武林中有“乱拳打死师傅”之说,本人对此研究多年,终悟此招即见敌打之敌,对准他的脐中部射踢即可,往往一击如泄气之球,当场瘫倒,此即乱打者空当也。

敌若转身,击臀即破

敌转身必用鞭拳或后扫腿之类技法,那么见敌一转身即照对方臀部踢击,击中则敌手任何技法皆无法使出。

强敌闪侧,敌弱破中

假如敌方不论是身高或力量技术高于我方时,必须采取闪走两边的打法。假如敌弱于我,则可毫无顾忌地向他的中线打击(即弱点要害)。内家为什么讲究守中用中呢?因为实战中对方如攻击我方时必须通过中线,如你把手伸出顺自己的中线而指向对方中线,对方只要出手就肯定会碰到你的手,真正的实战高手在双方双手一碰即可分出高下————即不招架只是一下!

阴阳八卦,攻防合一

此乃指本人独传两种攻防手法,练至纯熟则势若天罗地网,无物能进,无处可逃,攻防合一,一化即进,或攻防同机,诚至妙之技也,也是武学高级秘技控法之入门也。

沾连绵随,触着即打

内家独有技法,运用粘连技法,敌入我牵引顺势四两拨千斤,敌若退走我紧跟即进顺劲发力击人丈外,即你要入我让入,你要退我跟你退,顺势打击之。

连消带打,力出气摧

连消带打也是攻防同机之又一说法,此指单手攻防兼施方法。力出气摧指发力击敌时以声助气以气促力增加打击力量。

出手螺旋,腰弹手收

拳指之法必须旋转出来方有钻入穿透之劲,才有一击必杀之效。手的回收不是手往回抽,而是通过腰的弹性收发,此即可减轻体能之肖耗,为连击创造更佳条件。

直线攻击,弧形格化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攻击之手法越短越直则速度越快,而格化之法运用圆弧不但省力更能连续不断攻防闪化。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