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邑的相关诗句是:蜂占蔷薇封食邑、鹭以先后争食邑、帝赐醉乡为食邑。
食邑的拼音是:shí yì。注音是:ㄕˊ一ˋ。结构是:食(上下结构)邑(上下结构)。
食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食邑详细内容】
1.靠封邑租税生活。2.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3.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食邑[shíyì]⒈靠封邑租税生活。⒉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⒊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二、引证解释
⒈靠封邑租税生活。引《国语·晋语四》:“大夫食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阴沟水》:“东南流,逕山桑邑南,俗谓之北平城,昔文钦之封山桑侯,疑食邑于此。”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斅艺斋文》:“诸侯之国,大夫以上食邑,士食田。食田者死则收之,食邑者以渐而收。”⒉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引《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将兵守景陵二十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参,参出击,大破之。赐食邑於寧秦。”《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诒书》:“不则一日,来至一所在,地名樊川,乃汉时樊噲所封食邑之处。”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立大功的可以享受数百家直到万家以上的食邑,衣食其租税。”⒊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参阅《宋史·职官志十》。引清袁枚《随园随笔·勋阶封号食邑实封之分》:“其食邑与实封有别者,如余襄公食邑二千六百户,实对二百户是也。”
三、网络解释
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邑、采地、封地。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盛行于周。分封以宗法制度为依据,大小按封爵等级而定。卿、大夫在食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食邑原为世袭。战国时食邑主相互兼并,世袭制度废弛。秦汉推行郡县制,承受封爵者在其封邑内渐无统治权利,食禄已改为以征敛封邑内民户赋税拨充,其数量按民产计算,与周代按田邑大小区分者不同。食邑随爵位黜升而损益,亦得世袭。
四、辞典修订版
古代君主赏赐臣子封地,即以此地租税作为其俸禄。《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大夫 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封地。《史记.卷九五.灌婴传》:「赐益食邑二千五百户。」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王甚重之,赐食邑,锡爵位。」也称为「养地」。
五、关于食邑的成语
六、关于食邑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