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用于航海始于我国的北宋时期。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据朱彧所著的《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朱彧之父朱服在1101年至1103年任广州知州,朱彧所记为随父在广州时的见闻,故我国古人使用航海指南针的时间不会迟于1103年。
指南针简介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磁场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