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武陵戏的特点

2022-05-24 来源:汇意旅游网

武陵戏的特点:武陵戏唱腔以弹为主,夹有“南北反”、“汰腔”、“丑腔”、“草鞋板”、“子母调”等,构成武陵戏特有弹腔。乐器以土、苏、京三套锣鼓结合使用,有其特色。角色行当分生、旦、净、卫四大行。表演艺术注重“内八块”“外八块”的基本功。

剧种历史

武陵戏一般指常德汉剧。常德地区弋阳腔传入较早,于明代万历年间戏曲活动已颇兴盛,据袁中道《游居柿录》和龙膺《答中原音韵问》等文记载,除弋阳腔外,并有昆山腔、青阳腔、楚调流行。当时的楚调,即指由弋阳腔演化而来的高腔。

清康熙以来,又有秦腔、苏腔、徽调等传入,至乾隆、嘉庆年间,弹腔南北路(皮簧)逐渐成为常德汉剧的主要声腔,高腔和昆腔逐渐衰落。1910年前后,弹腔占优势,出现天元、瑞凝、文华、同乐4大名班。

1949年以前,一般称之为常德班、沅河戏,也有叫“汉戏”的,可能是由于后期的弹腔受湖北汉剧影响之故而得名。1949年后,曾称为“常德湘戏”,1957年后改称为“常德汉剧”。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