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陷害罪立案标准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报复陷害罪适用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施报复陷害的情况,涉及严重后果或损害合法权益。诬告陷害罪则是指公民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其受刑事追究。两者主体、目的、手段和对象都有明显区别。
法律分析
一、报复陷害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刑法第254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报复陷害,情节严重,导致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2.致使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其他合法权利受到严重损害的;
3.其他报复陷害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二、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
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这两种犯罪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都有陷害他人的故意。其主要区别在于,
1、主体要件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则可以是任何公民;
2、犯罪目的不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他人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则是意图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
3、犯罪手段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基于职务,滥用职权或假公济私,诬告陷害罪则不要求必须利用职权;
4、陷害的对象不同。报复陷害罪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而诬告陷害罪可以是任何干部和群众。
结语
报复陷害罪立案标准明确规定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应予以追究刑事责任。该罪行涉及严重后果,包括导致自杀、自残、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以及严重损害其合法权益等情形。与之相比,诬告陷害罪是指公民捏造事实,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这两种犯罪都侵犯了公民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但在主体要件、犯罪目的、犯罪手段和陷害对象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总则第二章犯罪第三节共同犯罪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