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空竹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拽拉抖动空竹时,各哨同时发音,高亢雄浑,声入云表。
2、扯铃俗称空钟、抖空竹、风葫芦等,如今通称为扯铃。
3、李连元是文化部颁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与空竹打了一辈子交道。
4、回到家,几番琢磨,穆文之将五合板切成手绢的形状,并用胶将手绢粘在板子上,再装上轴,套上绳儿,手绢成了空竹。
5、张国良是我国空竹文化非遗传承人,具有双重身份,一个是张国良空竹制作工作室的创办人,另一个是宋庄传统文化项目基地的发起人之一。
6、德式“空竹”与身体共舞玩法独特花样百出。
7、只有成为我们的加盟商,才能将其相关信息和空竹点在产品手册和网站区域社团负责人中标明。
8、本届庙会将为观众送上柔术滚杯、钻圈、抖空竹、重轻蹬、耍草帽、单手顶等众多精彩杂技表演,让观众一饱眼福的同时,更加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9、虽然现在年逾花甲,但抖起空竹,旋转腾挪,蹿蹦跳跃,快如疾风闪电,慢如太极八卦,潇洒自如,一点也不亚于年轻人。
10、如果快速抖动的话,空竹就会发出很有特点的响声。
11、抖空竹集健身、娱乐、表演于一体,四时寒暑都可练,男女老小皆适宜,深受泛博群众接待。
12、本场晚会不仅向青岛观众展示了《蹬人》《空竹》等在国内外频频获奖的经典节目,还包含舞蹈节目、教学展示等,让观众在哇哇大叫之余也能有所放松。
13、庙会主办方在海宝公园东门口南侧设置了跳房子、滚圈儿、抽陀螺、抖空竹等儿童游娱体验区,让孩子们玩个尽兴。
14、李连元教一位来自悉尼的小朋友抖空竹。
15、记者见到姜老时,他正精神抖擞地在屋前空地抖着空竹,只见空竹上蹦下跳,一会转圈,一会飞向高空,在姜老的挥舞下像个乖巧的孩子,紧紧围绕着他。
16、两手攥着小棒抖了几下,空竹就滚落下去了,我想这也是当然的,玩熟了就好了。
17、李连元抖空竹抖出名堂,固然少不了家长的支持,但自己的坚持也很重要。
18、据李连元介绍,抖空竹是一项集娱乐性、游戏性、健身性、竞技性、表演性为一体的民间体育运动。
19、,报国寺西侧小星胡同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儿里,随着一位老者手臂的抖动,绳上的空竹上下翻飞,发出悦耳的声音。
20、今后,国家级抖空竹技艺传人李连元将带领广内街道空竹队的志愿者们为博物馆做专职讲解。
21、想要学习抖空竹的绝技,有空竹表演大师李连元等在线言传身教;喜欢自己做空竹,则有空竹制作大师张国良进行三维演示。
22、低年级的跳绳、跳皮筋儿,中年级的抖空竹、转手绢,高年级的呼啦圈和篮球表演,妙趣横生,让学生们感受了运动的快乐。
23、早晨我去公园晨练,有的人在跑步,有的人在做健身操,有的人在舞剑,有的人在踢毽子,还有的人在玩空竹。
24、空竹抖动时姿势多变,使绳索翻花,做出“过桥”、“对扔”、“串绕”、“抢高”。
25、让校方看得见空竹活动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26、学校推广的人员需要培训,根据统一的空竹教材进行指导,并编排空竹表演套路。
27、这些可以生长出更好的植物,减少疾病和通过吸引有益的昆虫来帮助空竹害虫。
28、花棍舞、剑舞、跳绳、皮筋、腰鼓、秧歌舞、抖空竹、甩陀螺、滚铁环、竹竿舞、踩高跷,精彩纷呈。
29、近日,朝阳区双井街道在乐成中心广场举办了一场“王致和民俗生活秀”,包括欻羊拐、抖空竹、推铁环、升官图等老玩意儿。
30、最终,哈萨克斯坦节目《异国骑士》和俄罗斯节目《高空浪桥》夺得“金渔女”奖,中国节目《俏花旦·集体空竹》和《圣斗·地圈》获“金渔女”荣誉奖。
31、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清代曾与空钟混称,俗称响葫芦;江南又称之为扯铃。
32、首届中国盆景制作比赛及精品盆景展;盆景大师技能表演;淮海戏、腰鼓、花船剧、空竹等花乡文化艺术活动表演。
33、夏天,晨炼的人多了,公园里,林遮树掩,伴着音乐,有打太极拳的、扭秧歌的,抖空竹的,跳健美操的……湖里的鱼也来凑热闹,不时的跃出水面,荡起了层层涟漪。
34、如今,配上欢快的音乐,抖上一曲空竹成为了学生们每天必做的乐事之一。
35、而这座小院的管理者李连元,正是空竹文化的传承人。
36、“以后还打算把这个‘空竹巨无霸’继续抖下去?”记者问。
37、准备将低价位空竹在大的超级市场和运动商店,玩具商店投放销售。
38、此外,又把茶杯盖、茶壶盖、钢精锅盖以至于圆桌面、自行车轱辘等等器物都纳入了空竹系列,抖动起来。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