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调试及联合调试方案
1.1.1 电气系统
1、调试范围: (1)动力和照明系统调试 (2)防雷和接地系统测试 2、调试内容与要求 (1)接地系统测试
试验项目和标准电气设备、电力线路及防雷设施接地装置的试验项目和标准应符合各自的设计规定。
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现场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时,宜采用专用的接地电阻测试仪。其测量方法可按各类仪表的说明和要求方法进行操作。
电极的布置
测量接地电阻时,对商量电极布置方法的要求如下:
1)测量配电所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时,各测量电极间可成直线布置; 2)测量大型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时,或要求消除引线互感对测量的干扰时,各测量电极间作三角形布置。
测量接地电阻的注意事项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雨后土壤潮湿时,不宜测量接地电阻;
2)测量配电所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时,应将接地线直接引入构架的架空部分断开;
(2)电力线路及远程、就地控制线路检查和测试电力线路及控制线路的试验项目如下:
测量绝缘电阻测量线路绝缘电阻时的要求如下:
1)100V以下的控制回路,应采用250V兆欧表进行测量;500V以下1000V以上的电力线路,应采用500V 兆欧表进行测量;3000V以下5000V以上的电力线路,应采用1000V兆欧表进行测量; 10000V以下3000V以上的电力线路,应采用500V 兆欧表进行测量,其绝缘电阻值可参照下表:
额定电压(KV) 绝缘电阻值(M) 1 40 3 200 6~10 400 2)电力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和直流泄漏试验:塑料电缆 额定电压,直流试验电压,试验时间15 分钟;
3)测量线路的绝缘电阻时,应将与线路相连接的断路器、用电设备、用电器具及仪表等断开。
检查相位采用万用表对装置各相两侧和线路各相的相位进行校对均应正确。 线路校对对多芯控制电缆在接线前应进行线路校对,并对各控制线编号。 (3)设备通电试验 通电试验条件
1)系统各设备及元件,已经单体试验合格;
2)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已经检查接线正确,连接可靠; 3)设备元件及回路的绝缘性良好;
4)现场障碍物清理好,临时接线均已拆除,临时断开的接头已经复原;路、信号回路、控制回路的保护回路的系统调试已经完毕,相应的开关设备、元件的动作正确、可靠;
6)已根据工程情况,配备有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用具及灭火设备; 送电操作
1)当受令人接到送电命令,并复诵无误后方可执行;
2)送电操作必须由两人执行,其中由对设备较熟悉者作看护; 3)送电操作时,应先检查送电单元的原来拉合位置,防止误操作; 4)操作中,应严格执行监护制、复诵制,要求每操作一步都作复诵; 5)送电操作时,应有专人在设备端负责验电;
6)送电操作结束后,应在已送电单元的操作开关上挂上标示牌。 设备运行时应有专人负责监视,发现异常应及时断电,未查清问题原因时不得送电运行。
(4)交流电动机试验
交流电动机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2)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
3)定子绕组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 4)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5)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6)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7)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 8)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 9)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
10)检查定子绕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 11)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
注:电压1000V以下,容量100kW以下的电动机,可按本条第1、7、10、
11款进行试验。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应符下列规定:
1)额定电压为1000V 以下,常温下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Ω;额定电压为1000V 及以上,•在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定子绕组不应低于每千伏1MΩ,转子绕组不应低于每千伏Ω;绝缘电阻温度换算可按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进行。
2)1000V 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不应低于,中性点可拆开的应分相测量。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述规定:
1000V 以上或100kW 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中性点未引出的电动机可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1%。
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
1000V 以上及1000kW 以上、中性点连线已引出至出线端子板的定子绕组应分别进行直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定子绕组额定电压的3倍。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 20μA 以下时,各相间应无明显差别。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电动机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额定电压(kV) 试验电压(kV) 3 5 6 10 10 16 绕线式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转 子 工 况 试验电压(V)
不 可 逆 的 可 逆 的 +750 +750 注:Uk为转子静止时,在定子绕组上施加额定电压,转子绕组开路时测得的电压。
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为额定励磁电压的倍,用不低于1200V,但不应高于出厂试验电压值的75%。
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当与回路一起测量时,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Ω。
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数值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10%;调节过程中应接触良好,无开路现象,电阻值的变化应有规律性。
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当有油管路连接时,应在油管安装后,采用1000V 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Ω。
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应正确。中性点未引出者可不检查极性。 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的运行时间可为2h,并记录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当电动机与其机械部分的连接不易拆开时,可连在一起进行空载转动检查试验。
注:对于整体出厂,在现场无法拆卸的设备如轴流风机、立式泵、潜水泵等,或有厂家设备技术文件规定不需进行空载试验的设备,可不进行空载试验。
(5)总体联调
总体联调项目如下,具体要求视设计要求及设备技术文件而定: 1)柴油发电机组应急自动投入试验; 2)事故照明成套设备的试验; 3)电气回路异地控制的联调。
4)配合BAS、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联调。 3、调试安全技术措施
1、送电前由施工单位项目部发出安全通令,通知各承包商安全负责人,包括本公司各施工队,共同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组织机电试机人员,包括运管人员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作为试机人员运行值班人员上岗前培训。
2、做好保证安全组织措施:试机送电过程,严格履行工作制度,工作许可证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及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供电干线停送电,由电气项目工程师与变电所、电房值班长进行面对面联系,并填写工作表签名后进行,恢复送电必须接到原申请人通知后进行。
3、在带电线路检查测试工作,设专人监护。为保证调试人员在工作地点,防止突然来电,对有可能送电到停电设备的各回路及有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回路均进行接地,并三相短路。
4、做好保证安全技术措施:电气设备在全部停电、部分停电时,完成下列措施。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在带电低压盘上工作,将调试设备与运行设备以明显的标志隔开,做好防止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隔离措施。
5、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测试工作,采取防止二次侧开路措施。断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前在专用短路端子上,用短路片或短路线短路防止产生高电压,工作时不得断开永久接地点。
6、对于装饰工程尚未完成部位,在配电箱挂上“禁止合闸”警示牌,并把开关下桩引出线拆除,灯具分支干线,在有可能来电的线头,用绝缘布包扎完好。
7、电房及各配电间已挂上标志牌,门加锁。配备有一定数量干粉、灭火器、
受电前及受电期间,严禁非值班人员进入。
8、已配备妥符合本项目电压等级的安全用电具、机具、测试仪表、记录表格等。
9、调试、检查维护蓄电池时,要防止触电,清扫电气设备时要使用绝缘工具,防止电池短路、断路及两点接地。
10、送电完毕,供电正常后,必须撤除外电源,禁止乱拉乱接电线,防止外电源反馈进入变电所,造成事故。
1.1.2 给排水系统
1、水泵试运转
试运转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检查各固定地脚螺丝是否拧紧;
2)检查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有预润要求的部位应按规定进行预润;
3)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
4)水泵运转前,应将入口阀全开,出口阀全闭,待水泵开启后再将出口阀打开;
5)泵体上的联轴器单、正、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水泵运转
1)泵吸入管路必须充满液体,排尽空气,不得在无液体情况下起动,自吸泵的吸入管可不充液体;
2)水泵经一次启动应立即停止,检查叶轮与泵体有无摩擦声和不正常声响现象,并观察其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3)泵起动转速正常后应打开管路的阀门;
4)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控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 5)附属系统的运转正常,管道连接应牢固无渗漏;
6)水泵启动时,应用钳型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待水泵正常运转后,再测量其运行电流,保证电动机的运转功率或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
7)在水泵运行过程中,应用金属棒或长柄螺丝刀仔细监听轴承内有无杂音,以判断轴承的运转状态;
8)水泵的滑动轴承温度不应少于70℃,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80℃,特殊轴承的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9)泵在额定工作点连续运行不应小于2 小时 ,高速泵及特殊要求的泵试运转时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10)水泵运转时,其填料的温升也应正常,在无特殊要求下,普通软填料允许有少量的泄漏,即每分钟10~20 滴;机械密封的泄漏不允许有10mL/小时,即每分钟不超过3 滴。
注:水泵带负荷运转应在电动机空载试验合格后进行;各水泵带负荷运转持续时间应不小于2 小时。
2、生活给水管分阶段进行冲洗,首冲室外,后冲室内,先冲主管,后冲支管,先冲高位管,后冲低位管,依次序冲洗,如遇管道太长,则分段冲洗。
水源:如在冲洗前,工程尚未具备市政供水的情况下,利用施工临时用水,在系统适当处安装临时水源管道,并在冲洗管道最低点,安装临时排放管,引排至附近排污井,在排水管末端安装阀门,并设置压力表,以便监视管道冲洗压力,其污水开启排污泵抽排至室外。为避免在冲洗管道期间污水溅湿设备,在排污井
附近加砌防洪堤,确保设备不受污水弄湿。
在冲洗管道的同时,准备好通信工具如对讲机、有线电话及常用工具等在第一次管道注水时,密切注视着注水管段,如有渗漏现象,马上停止注水,迅速排水及时处理,确无渗漏后,才恢复冲洗工作,各场馆管道的冲洗工作,根据监理公司提出的进度要求,见缝插针,满足施工调试要求,确保施工调试质量。
管道冲洗,先自然压冲洗,然后开泵加压冲洗,使每冲洗管段彻底干净无杂物,目测出水口的色度与入水口基本一致为止。
当各管道冲洗干净后,拆除或开启各冲洗段的堵头、阀门,进行系统冲洗,直至水质合格后,按规范要求进行投氯消毒。此冲洗工作程序各场馆相同。
3、排水系统
为确保各系统管道冲洗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各泵单体试验完毕后,首先对排水系统按规范进行水压试验(有压力排水管道及无压力排水管道分别试验)。
1.1.3 消防系统
消火栓系统调试主要包括水源测试、消防水泵性能试验,屋顶消火栓功能试验和系统的联动试验等内容,要求达到:平时管网的压力达到设计工作压力,室内消火栓和屋顶消火栓的流量不少于5L/S,充实水柱长度不少于10米,保护面积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消火栓系统在联动调试完毕后,汇同其他完成的消防工程,由建设单位向消防局提出申请验收。
1.1.4 空调通风系统
1、调试范围
(1)中央空调系统(包括风系统、水系统)
(2)通风系统 2、调试内容 (1)风机试运转 (2)盘管风机试运转 (3)水泵试运转
(4)风机性能测定(风压、风量、噪音等) 3、综合效果测定 测试项目包括:
A、送、回风口空气状态参数的测定; B、空调房间(区域)的干、湿球温度的测定; C、室内噪声的测定;
D、对气流有特殊要求的空调区域,做气流速度的测定。 空调房间温、湿度测定
空调房间温、湿度测定的测定,系统必须连续稳定运行相当一段时间,室内各空气参数相对稳定才能进行。 测定应布置在按设计要求布置的工作区。对于空调房间的测点选择在工作区和工作面及人员经常活动的范围。
室内噪声测定
室内噪声的测定,主要是测量“A”档声级,必要时测量倍频程频谱进行噪声的评价。测量时一般在夜间进行,排除其它声源的影响。
1)测点的选择: 测点的选择应注意传声器放置在正确地点上,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对于空调房间的测点,一般选择在房间中心距地面约1.2 米处。
2)测量时应注意事项
A.测量记录要标明测点位置,注明使用仪器型号及被测设备的工作状态; B.避免噪声对测量的干扰 ,如声源噪声与噪声相差不到10dB则应扣除因本底噪声干扰的修正量。其扣除量为:二者差6~9dB时,从测量中减去1dB;当二者差4~5dB时,从测量值中减去2dB;当二者相差3 dB,从测量值中减去3dB。
C.注意反射声的影响,传声器应尽量离开反射面(2~3米); D.注意风、电磁及振动等影响,以免带来测量误差。 气流组织的测定
气流组织测定包括:室内气流流型和速度分布的测定。
纵断面(立面)气流组织的测点布置:在送风射流轴线上布置立面测点,测点间隔一般为 米,但靠近顶棚、墙面和射流轴线处可为 米,以增加测点。
1)气流流型测定:用很细的合成纤维丝置于测点上,逐点观察气流方向,并在记录图上描绘出气流流型图。
2)气流速度测定:用热球风速仪测头置于各测点测出气流速度的大小,并将测定结果表示于纵断面图上。
1.1.5 为确保调试方案所采取的手段、措施
本工程专业工程多,建筑智能化程度高,联合调试及验收任务重,必须对安装工程的调试和验收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才能确保工程按期交工,主要工作方法如下:
(1)对能单独验收的专业工程(如消防、电梯、高低压配电等),在其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和初验,合格后请监理单位组织该专业的验收。
(2)对必须进行联合调试的弱电和智能系统,如BA、BMS、安防等工程,
则要求各专业系统分别调试合格后,再与建筑电气系统进行调试,最后再集中进行调试,调试合格后,提请监理单位组织初步验收,对初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记录,分别落实整改责任人,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和方法,并限定整改期限,确保总体工程按期竣工。
(3)在进行现场实物验收的同时,由项目部资料室对各分包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对照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发现错漏,及时改正。
(4)在设备安装工程具备无负荷联动试车时,由总包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联合调试。
1.1.6 调试人员及调试设备的配备
1、人员配套
本工程将委派具有同类型工程调试经验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组成调试工作组,项目成员均施工过同类工程,在以往工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及调试经验,在该项目更能充分发挥能力,为确保本工程的调试工作顺利进行。
项目部设置“调试小组”全面负责本工程的调试工作。对进场所有调试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管理,对本单位所有进场调试人员进行登记,及时上报监理单位,进行汇总并统一管理。
2、调试设备的配备
本公司将采用先进、完好的调试投入于本工程使用,对于常用的施工机具,如电流表、通风干湿表、声级计、叶轮式风速仪、热球风速仪、单相调压表、试压机具等除了在进场前全部进行检查、保养外,为确保调试设备进场后能精确地进行调试,项目经理部专门设置机管员负责设备的收、发和管理,成立现场设备检测小组对调试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测。在调试设备使用上执行人机固定制、安全
操作制、维护保养制等制度。本工程所用调试设备均经专业部门检定合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