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护理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院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负责制,遵循 “以人为本”,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力争做到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紧抓医疗安全不放松,预防为主,强调过程管理和质量责任,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创造优质的就医环境。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深化卫生部提出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健全护理“质量、安全、服务”等各个方面管理制度,各项工作做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护理服务更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三、工作指标
1、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2、基础护理合格率90% 3、分级护理合格率90% 4、护理表格合格率90%
5、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核平均得分8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8、护理人员培训率100%,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学分、学时达到规定要求。 9、年压疮次数0
10、护理严重差错发生次数0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 落实制度执行
1、护理培训制度。 ①岗前培训:凡到医院的新护士,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内容:院规教育、护理规章制度、护士基本素质及礼仪规范、护士职业道德、护理基本技能操作等。 ②在岗培训:制定与落实各级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和“三基”考核计划(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等)落实分层次培训,提高护士三基理论与操作水平。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院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考试.
科室每月组织一次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并考试。 2、护理工作制度。更新和完善我院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考核标准。护理部不定期进行护理基本制度、护理岗位责任制考核。
(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护理部抓好安全管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护理安全工作。
1、根据患者安全目标,进一步落实各项患者安全制度与规范;如患者身份识别制度,防跌倒、防坠床防范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
等,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和提高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护理安全。
2、监督各项护理安全制度的落实如:医嘱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控制静脉输注流速等。严格遵
守“谁执行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管理。 3、 加强执行医嘱的环节管理;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有疑问时及时与医生核对,静脉输液要求落实双核对,进行各项操作时主动向病人或家属解释取得理解和配合,在进行导尿、静脉留置针等操作时,应明确交待注意事项,防止管道滑脱等。
4、加强护理工作的环节管理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入职、新毕业实习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或家庭发生不幸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重点查房。
(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危重、大手术后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夜班交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护理部组织护士长进行不定时查房。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各种过敏试验,手术前准备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发生问题,
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应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
(5)护士长做好管理。坚持毒麻药品、抢救药品、用物班班交接,抢救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良好率达100%。抓好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病人的环节监控,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
(三)、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制定护士长外出学习计划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2)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3)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五、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提高护士服务品质 开展温馨服务:
(1)按照深化优质护理活动实施方案,督促试点科室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严格贯彻执行优质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改革护理工作模式,继续落实基础护理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2)每月召开一次公休座谈会,主动征求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
(3)每月给患者家属做一次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主动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护士与病人有效沟通的能力,提高护士服务意识和健康教育能力。
(4)每月进行一次患者满意度服务调查问卷。及时了解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评价,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出满意的答复。
(6)加强质量监督和考核,每周下科室进行日常督查。每月对优质护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分析总结整改。
总护理部
2012年12月28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