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办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21-02-28 来源:汇意旅游网


新办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加强内涵建设是新时期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新办高职院校应及时从打基础、扩规模、抓校园基本建设转为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打造品牌特色。本文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新办高职院校如何顺应形势,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在已将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和发展上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高职院校要提升办学质量,谋求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内涵建设。

所谓内涵发展,是指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在发展形态上主要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规模适度、结构协调、质量提升、水平提高、实力增强的过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进行规范化建设,通过专业、课程、教师队伍、教学环境等内涵要素的建设与提高,以实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建设发展模式。

内涵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起步早、质量高,其内涵建设的重心已从规范教学管理、专业改革、课程改革向进一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层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等创新发展转移;而新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而艰巨,在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加强教育教学规范管理的同时,也要更新观念,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而艰巨。本文以笔者所在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新办高职院校如何顺应形势,抓住机遇,提升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探讨。

一、新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障碍分析

加强内涵建设既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又是新办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新办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往往存在一些障碍,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办学历史较短,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教学建设与改革等方面与示范性高职院校相比有较大差距。由于缺乏经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新办高职院校出现办学功利化、发展片面化的现象,在自身特色、发展定位、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缺乏思考及科学认识,从而制约了内涵水平的提升。

二是学院的重心主要放在学校管理和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上,无暇顾及内涵建设,尚未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和考评体系。由于缺少管理制度的制约和激励机制的引导,各部门及教职员工既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内涵建设也变得无足轻重。

三是师资数量不足,双师结构有待优化,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许多专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操作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无法胜任实操课程的教学,这成为制约新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最根本的“瓶颈”。

二、新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笔者所在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东莞市政府举办的全新的高职院校,没有任何的办学基础,建校短短三年时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硬件办学条件先进,校园环境优美,在校生规模已发展到9000多人,招生形势火爆,今年新生报到率名列广东省高职院校第一,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61%,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学院根据“创建具有东莞特色的全国一流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情况,及时从打基础、扩规模、抓校园基本建设转为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打造品牌特色,逐步迈入了内涵发展的新阶段。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以上是硕士研究生学历,拥有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教师多次在国家、省、市各类教学比武中获奖;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已与25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校企合作促进教学创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技能大赛成绩喜人,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成效显著;国际化交流日趋密切,视野更为宽阔,学校声誉不断提高。笔者认为,新办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加快和深化教学改革。普通本科以学科教育为主线,高职教育则针对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其发展核心以专业为主。专业内涵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声誉。

高职教育承担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时代责任,肩负着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这一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技术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是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目标与价值,所以专业建设必须体现高职特色。

俗话说:一张白纸好画图。新办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从一开始就要全面规划、整体推进、重点建设、以点带面。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我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珠三角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学院专业发展规划。构建了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等专业协调发展,在机械、电子、计算机、物流等制造业领域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的专业体系。以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两个专业的建设为契机,全方位开展品牌专业建设工作;以家具、印刷和服装专业为试点,积极探索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学院现有6个院级重点专业都是围绕着东莞市支柱产

业而开设,促进了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各专业要健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建立由专业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行业专家、教育专家、校友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及实施,开展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工作,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与监控。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我院对接企业需求,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努力构建基于职业活动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和基于价值引导的情景化人文课程体系。针对新办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的特点,我院注重理念先行,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用“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参加高职教育专家或其他兄弟院校课程专家所作的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方面的培训,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建校1年,便陆续启动了院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名师、院级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等质量工程建设,每个项目给予2万到10万元不等的专项建设资金,激发了教师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院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推动了课程建设的全面开展,各项目建设做到了奖惩并举,严把建设的质量观,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验收均召开现场评审会议,聘请示范校的专家担任评委,对每个项目做出点评,提出建议,使全体教师受益匪浅,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也积累了一批与之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学院还积极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第三方质量评估,进一步构建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

2.加强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形成协同培养人才的机制,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双赢态势,不断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探索中外合作模式,提升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我院依托东莞企业多、经济发达的背景,积极加快校企合作步伐,已与25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并与企业深度合作,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人员互聘、实训基地建设、订单培养、定岗实习和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合作,实现校企双赢。学院已开设“意事特电子班”、“物流软件信息管理定向班”和“东莞青旅订单班”等多个企业订单班,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引进了东莞松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在我院建设了“校中厂”及研发中心,与沃尔玛公司共建广东首家大学生超市,与香港HSP高速模型公司共建大学生创业基地,通过这些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紧贴企业岗位技术发展需要,校企联合开展项目教学与技术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接受企业生产环境的熏陶,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素质、能力和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大多数专业已与1家以上500强企业开展合作,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条件。还积极鼓励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合作,围绕企业技术改造升级需要,开展技术应用与工艺创新,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

由于经济、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全球一体化,使得高职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各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联系普遍加强。新办高职院校借助于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建设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标准和课程体系,互相交流学生,互认学分,既可以少走弯路,提高人才培

养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跨国就业的竞争力,又可提升学院的知名度。我院借助东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地域优势,积极加强粤港澳台四地合作,搭建了中德职教合作平台,借力登高,吸收外力发展自己。

3.适应高职教学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是新办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新办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太合理,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比较严重。笔者认为,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各专业教学要求及师生比要求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引进力度,有计划地引进优秀的应届研究生和博士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学院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吸引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技术骨干到学院任教。二是加大专任教师培养力度,重视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培训,支持与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参加专业资格考试等,提高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双师素质”教师。三是建立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引进或聘用企业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和行业专家来承担专业实践课的教学任务,并逐步提高他们的学时比例。四是建立健全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教学新手培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学院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我院通过上述种种举措,广开渠道引进人才,多策并用培育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成效较为显著,为学院的内涵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抓内涵建设,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是教育人和塑造人的地方,文化引领非常重要。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其核心是校园内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与精神面貌。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发展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落脚点。我院着力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完善了校园标识文化建设,校训、校徽、校旗、校歌、校报、学院专题宣传片和宣传册样样俱全。二是以学院精神、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内容,既广泛开展通识教育,将文化育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又体现高职教育特点,把企业文化融于学校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三是着力建设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创新艺术节、技能节的形式与内容,将其打造成区域性文化品牌。四是建立学院演播中心和一些标志性文化工程,提升了学院的文化涵养和品位。

总之,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新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需要高职院校全面、深入、持久地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乔万敏,刑亮.论大学内涵式发展[J].教育研究,2009,(11):97-100.

[2]刘晓,石伟平.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从课程建设到专业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11):89.

[3]池哲萍.推进高职专业内涵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6).

的部分研究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