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唯一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B.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15篇、外篇7篇、杂篇11篇。
C.《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东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2.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照音乐的不同,分编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用于贵族宴享,共160篇,是诗的精华;“雅”,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是些歌功颂德之作,共40篇。
B.《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永州八记》的第四篇他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成为“韩柳”。
C.《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奖。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
D.《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演讲。在讲演中闻一多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暗杀。其代表作《红烛》《死水》《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
3. 下列关于诗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子昂:字伯玉,初唐诗文革新人物,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尊为“诗圣”,作品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有《杜工部集》传世。 C.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抚州临川人主要作品《临川先生文集》等,唐宋八大家之一。 D.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4.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谈吐可显儒雅之风。问候别人的父亲时,可以用“令尊近来身体可好”,写了文章,想请别人指点一二时,可以用“请不吝赐教”。
B.“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C.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
D.《水浒传》中塑造了误入白虎堂的林冲,智取生辰纲的晁盖,拳打镇关西的武松和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等一系列英雄人物。
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观潮》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既望”指农历十五日。
B.明清时的殿试指由皇帝主持的科举考试,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一甲取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C.“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D.《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指“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来记事陈情。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傅雷家书》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并饱含着他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悟。
C.中国古人对不同年龄往往有专有的别称,比如“黄发垂髫”就是分别指老人和小孩,30岁叫“而立之年”等。
D.《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竺可桢,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7.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孔乙己》《变色龙》都是小说,作者分别是鲁迅以及俄国的“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
B.舒婷、戴望舒、卞之琳、聂鲁达都是我国现当代诗人,诗歌《风雨吟》的作者是卞之琳。
C.《屈原》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部历史剧,课文节选部分的人物台词以屈原的内心独白为主。
D.按体例来划分:《左传》《战国簧》《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史书、国别体史书、纪传体史书。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例如,刘禹锡所著的《陋室铭》。
C.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古人以山北水北为阴,山南水南为阳。
D.《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除了刻画祥子这个人物之外,小说同时还写了其它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等。
9.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B.《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 C.《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
D.《核舟记》是明末魏学洢所著,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指的是苏轼、苏辙、苏小妹。
10. 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朦胧诗具有诗意隐约含蓄、诗境朦胧模糊、主题多解等特点。其代表人物有舒婷,北岛,顾城、徐志摩……
B.古代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C.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 D.《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1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B.“始龀”指七八岁的孩子,“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古稀”指七十岁。
C.古人将“水的南面,山的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南面”。
D.古代有很刻运用借代的词语,如: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史册等。
1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也称《诗三百》,共305篇,列为“五经”之一,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B.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分为自序、他序,多为叙述著作作者的意趣、写作缘由、目的等。《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为同乡后学马生著书所写的书序。
C.短语“热得难受”中,“难受”是对“热”的补充;短语“雄伟壮丽”中,两个词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记承天寺夜游》传达出的微妙而复杂的心境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13. 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B.古代文人合称中,一般来说,“王孟”指王维、孟浩然,“韩柳”指韩愈、柳宗元,“苏辛”指苏轼、辛弃疾。
C.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德国作家雨果的作品,雨果的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羊脂球》等。
1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散文集,主要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理历程,富有生活情趣。 B.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稼轩长短句》《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字、籍贯、官职来命名。 C.《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D.《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代表作,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1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
B.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辞世。她在叙事散文《老王》中记叙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她对老王深切的愧怍之情,也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D.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课文《马》即选自其中。
16.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D.《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17.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等。
B.“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我们学过的《小石潭记》就是欧阳修的作品。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D.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中常用大雁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8. 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是 ( )
A.因为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B.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C.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的琴的人了。 D.因为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19. 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
A.《骆驼祥子》中,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黑暗腐败的社会,同时狭隘奉行个人主义的性格也是一个因素。
B.《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及其妻子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傅雷教育傅聪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C.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D.艾青诗作《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高傲自负的人们。
20.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皇帝的新装》的作者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 D.郭沫若,原名郭开贞,诗人,学者,我们学过他的《天上的街市》《我爱这土地》。
21. 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根很的毛竹扁担收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了晃,水便泼在了一些台阶。”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分别为:代词、形容词、动词、介词。
B.“济南的冬天”、“纪念白求恩”、“怀疑与学问”分别为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
C.“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这个句子是假设复句。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初中阶段我们学习的《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均出自《朝花夕拾》。
卷II(非选择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年5月10日初中语文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21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3分 )
【答案】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A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C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C项,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人。 4. 【答案】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A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7. 【答案】
【考点】 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8. 【答案】 C 【考点】 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9. 【答案】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A 【考点】 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 11. 【答案】 B 【考点】 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错误。“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12. 【答案】 B 【考点】 文学常识 句子成分 短语类型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为同乡后学马生著书所写的书序”说法错误。《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即赠序。 13. 【答案】 D 【考点】 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雨果是法国作家,《羊脂球》是莫泊桑的小说集。 14.
【答案】 B 【考点】 《骆驼祥子》 文学常识 《朝花夕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表述有误,《稼轩长短句》是以号命名的。15. 【答案】 D 【考点】 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马》的作者是布封,《昆虫记》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 16. 【答案】 C 【考点】 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C项,左丘明是春秋时期的人。 17. 【答案】 B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解答】
B项,《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故选B。 18. 【答案】
B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解答】
B项,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锺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19. 【答案】 D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应该是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 20. 【答案】 D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我爱这土地》作者是艾青。 21. 【答案】 A 【考点】
文学常识 词义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上”不是介词,是名词,上面的意思。故选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