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滚翻》教学案例
一、设计理念
教学理念是以“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用主题式的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紧密的结合,立足“动”字,重在“创”字。使学生在动中得到锻炼的价值,在创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我们体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前滚翻学习是以最基础的滚动滚翻动作为主,活动形式接近生活,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也有对身体进行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通过前滚翻教学,不但能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协调等素质,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控制身体平衡能力和空间能力。在前滚翻单元的制定中,依据《体育课程标准》领域要求,学生在正确掌握动作方法的同时,强化运动技能,教会学生相互帮助和自我保护。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而且又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喜欢学习别人的运动技巧、模仿力很强。但同时又具有任性、依赖性强,缺乏合作意识的情感特征。因此本课力求从情感教学入手,针对前滚翻动作在学生生活中已有初步认知,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及认知特点,让他们在游戏、感知、思维等过程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四、教学设想
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和(视频教学)让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运用视频教学教学,既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引导,传导,开导的作用;学生在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要学会欣赏学生,并把德育贯穿教学中。
五、学法设想
观看直观感受后,学生带自已问题去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分组练习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发挥体育骨干作用,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前滚翻》教案
教学内容:前滚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好,才能有利于保护自我。
2、技能目标:70%-80%的学生熟练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 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观看视频、模仿性游戏练习,进行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品格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准备:垫子20床、录音机1台、手机若干、计算机一台、大屏幕布、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收心热身阶段
教学步骤:
1、课堂常规
2、队列练习:原地三种转法(正反口令,四列横队)
这是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振奋学生精神,为进入课堂做好心理准备。
3、模仿练习。
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由老师在前面带队,全班学生一个接一个跟随老师围着垫子跑动。在跑动过程当中,老师加入口令,学生跟着一起练习。这样既活动了学生的身体,又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节奏练习,把生理机能的活动水平调动起来,为进入学习状态做出准备,并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探索阶段
教学步骤:
1老师视频结束后,让学生在垫子上自由玩耍,并思考能在垫子上做些什么动作或活
动才能正确滚动,分组讨论。(刺猬、熊猫等)
2.让学生上前展示,教师评价,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前滚翻。
*通过以上环节,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新精神。初步形成对前滚翻的认识。带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前滚翻。
*利用用PPT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三)学习前滚翻技术阶段
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前滚翻动作要领(出视图片),并做正确示范。
2.让学生上前做示范,强调对动作的保护和帮助。
3.学生分组自由练习,教师巡视。
4.学生展示,教师评价。
动作要领 :
一蹲二撑三低头,四蹬地、五推手,背着垫,要收腿,团身紧,滚动像圆球。
教学重点:蹬推有力、团身紧
教学难点:滚动圆滑、直线运动
5.教师出示纸,让学生下颌、大腿夹住纸进行练习,使学生更好的体会低头、团身的重要性。
6.教师出示物品,各组学生自由选择,讨论如何把这些物品运用到前滚翻中去。
7.学生分组练习讨论,教师巡视、帮助。
8.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评价。对双人一起练习的学生,提出表扬,有合作精神。
9.学生分组交换物品,自由练习巩固前滚翻动作。
(四)拓展阶段
制作玩具:
1、以组为单位,教师点人上台,学生展示自己组的动作。教师用学生展示,学生评价。
(五)放松阶段
教学步骤:
1.放松操(半圆弧)
听音乐,教师边示范边带领学生一起做,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
2.总结
3.下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