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作者:李慧君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01期
摘要通过对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带来的危害、成因以及解决对策的分析,正视存在于高校之中的部分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成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212-01
当今时代,由于网络使用的便利和快捷以及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所造成的部分高校大学生的网络依赖和成瘾问题日趋严重,甚至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 具体到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成瘾的具体表现和危害主要有: 一、沉迷于网络虚幻世界,混淆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随着互联网的扩散性日趋广泛,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大学生可以通过一些虚幻的社区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实现在日常的现实生活中所无法达到的心理满足。长期沉迷于网络,容易使得他们混淆了网络里的虚幻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将自己人生目标和理想的实现寄托在虚幻的网络世界里,逐渐与现实生活脱节。
二、网络的隐匿性造成了大学生容易利用网络作为自己情绪宣泄的工具,久而久之反而失去了在现实世界中的话语表达功能
网络交际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隐匿性,在这一缺乏责任限制的世界里,尽管可以让一些人宣泄被压抑的情绪,但同时也为其网络人际关系成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时间沉浸在网络的环境里,借助网络工具宣泄自己的情绪,使学生逐渐丧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造成话语表达功能的退化。
三、沉迷网络会对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网络作为一种信息获取的工具可以为大学生所用,但是如果沉迷网络聊天或者游戏,一方面会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长期沉迷网络会对正处于性格心理成长发育时期的大学生产生极大的危害,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成因涉及到诸多方面,具体到每个个体案例,其成因往往是几个方面共同合力的结果。 (一)社会环境与时代因素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我们所生存其中的社会成为一个蕴含巨大信息量的社会空间,一个人的生存技能和本领乃至生存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摄取到足够多的信息为自己所用。面对这种形势,作为高校大学生,他们本身的年龄和性格因素所产生的对于社会信息和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取得大量信息的需要都成为大学生产生网络依赖乃至成瘾的潜在动因。 (二)家庭教育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如果教育失当容易产生两个方面的极端:
1.对孩子过分的严格要求,尤其是对学业方面要求过高,限制其个人兴趣爱好的自主发展。 2.部分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等方面的原因,对于孩子疏于教育,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放任自流,孩子缺少与父母之间沟通交流的时间和机会。 (三)学生个体内在因素
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孤僻,与现实中的同龄人之间交流困难而转向网络寻求同伴;部分学生由于好奇心强,对于网络世界的利弊认识不清,对网络存在不恰当的期望心理,也容易成为网络的受害者;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自制力较差,无法正确处理学习时间与娱乐时间的关系,一再沉迷于网络,从而成为网瘾学生。
面对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及精神心理方面的危害,针对其成因,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我们要正确估计、严肃对待,将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做。
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应该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活动这一有力的工具,通过多种文化活动的开展,一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充分调动他们发展兴趣爱好的积极性,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其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出现网络依赖及网络成瘾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摆脱网络的束缚。有许多陷入网瘾的学生本身性格心理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网络成瘾之后,这些心理上的弱点和缺陷会变得日益严重,从而极大的妨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作为教育者,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大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要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介入针对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上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三,重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大学生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网瘾问题展开及时的教育,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入手,共同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第四,争取当地地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帮助,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出现往往与学校周边的环境尤其是网吧的管理工作有关,针对这种现象,学校方面要加强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联系,加大学校周边网吧环境的管理,规范治安管理秩序,保证学校外部环境的净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通过对于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危害、成因及应对策略的分析,学校教育者应妥善处理网络成瘾学生的教育疏导问题,合理利用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影响,使网络成为大学教育管理的良好平台,从而杜绝网络对于大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消极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参考文献:
[1]罗闵钰.关于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昆明:昆明学院学报.2009.31(5). [2]杨松雷.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分析.重庆: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