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WTO的思维模式
2023-02-16
来源:汇意旅游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21(2008)06—0101—03 ●哲学・人文 浅谈WTO的思维模式 口伍先斌 (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WTO作为成员之间谈判和妥协的产物,其思维模式并非单一指向型的,而是表现为既提倡促进贸易的自 由化趋势,又充分考虑到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及民族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并允许在合理利益下采取合法的贸易保 护。WTO条款中一系列的例外条款和保障措施,即是这种思维模式的体现。 关键词:WTO;GATT;思维模式 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深化及全面融人世界经济发展大潮的必然 选择。作为WTO的一员,有与其身份地位相应的权 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的 名称出现。 这种情境下建立的WTO的思维并不以自由 利,也有被要求遵守规则的义务。理解WTO的思维 模式,实质上就是对WTO规则的全面认识,从而使 我们从本质上把握WTO,更好地运用权利、履行义 务。 一贸易为直接目标,而仅仅以“更加自由的贸易”为追 求方向,这种方向恰恰体现了WTO的思维模式, 即对通过贸易自由化而来的利益所得与利益保护 的适度取舍。在现实中它既以一系列规则条例要求 、W'I'O思维模式的内涵 成员方为更加自由的贸易而作出努力,又以额外或 补充条款规范了合理合法合情的贸易保护,从而使 WTO作为一种国际贸易体制,既是各成员方 谈判的场所,又是各成员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 则。作为谈判的场所,自GATF成立到WTO运行 以来已经举行了多轮贸易谈判,为促进国际贸易的 发展和增进各国福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作为必 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WTO充分体现了一种主 WTO本身成为了一种艰难利益协调的载体,需要 各成员方倍加小心地呵护。 二、、/v_rO思维的起点:从GATT的诞生谈起 WTO是在GATF(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 的。GATY作为一个事实上的经济贸易组织,在其 成立时要求各缔约方政府要共同努力,遵循能“导 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 易中的歧视待遇”的贸易自由化宗旨。这种思想的 体对客观实在的能动反映。我们知道,自二战以来, 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世界经济的各种灾难乃至战 争浩劫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各国之间经济贸易 往来的利益所得和利益保护产生的问题密切相关, 由此也决定了GATT的成立成为必然。人类社会经 确立缘于人们认识到保护贸易曾经是灾难性战争 的因由:一方面,人们确信保护主义成为世界经济 的绝对性灾难。在20世纪30年代,各国转向国内 防御、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直接导致了国际贸易的 崩溃,从而使世界经济进入了灾难性的大萧条时 期,并最终又导致了世界大战。从此教训出发,所 济政治生活发展到20世纪末,GATr缘起的相关 政治经济背景依然如故,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 掣肘和政治上的沟通对话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 来看都是以前任何历史时代所无法比拟的。所以, 建立一个担当更大责任并有效协调国际贸易的组 织势在必然。这个组织最初设想冠名“多边贸易组 织”(Multilateral Trade Organization),最后以“世界 收稿日期:2008—09—20 有的人都同意经济重建和复苏的唯一出路是开放 市场、实行贸易自由化。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 个经过谈判、有约束力的规则下的体制来提供保 作者简介:ff-: ̄,(1965-),男,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一101—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zoos年第6期 ●哲学・人文 证。另一方面,人们还认识到自由贸易及其对经济 的促进作用是世界稳定和安全的基本要素。贸易在 以规则为基础的体制下,将促进国家间经济的相互 依赖,避免全球性大战的再次爆发。实行非歧视性 原则可以防止排外性交易和壁垒,而后者恰恰是曾 展势头为区域内成员的经济贸易发展起了很大的 推动作用,但它也带来了消极的一面,即区域集团 的保护主义的发展,从而也带来了贸易集团之间、 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摩擦和对峙,在一定程度 上动摇了GATF法律体系的基础。总之,新贸易保 经引起国际竞争和保护主义的主要原因。在这种认 识背景下,1947年10月30日经23个缔约国签 订、并于1948年1月1日临时实施的《关税与贸易 护主义和区域集团保护主义的出现为世界经济贸 易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挑战和威胁。建立一个有严 格法律基础地位的多边贸易组织,运用一揽子贸易 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 and Trade,缩 写G [Tr)正式诞生。 规则和措施来限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势头,监督 和管理区域集团,已是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贸易发 展的迫切需要。 GATr存续的47年期间为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及保障国际政治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是由于这 个多边国际贸易体系的存在,一些国家避免了在关 税和贸易上遭受歧视待遇。在多边贸易规则的基础 基于上述背景,在GATr乌拉圭回合中,各缔 约方普遍认为有必要创立一个正式的国际经济贸 易组织来协调、监督和执行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 上,由于最惠国待遇的实施及关税和贸易限制的大 幅度减少,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贸易自 由化趋势的发展:GATI'40在多年的历史中,共主 持了8轮全球性多边贸易谈判,使世界工业产品贸 易的关税平均税率由1947年的40%降至目前发 达国家的4%和发展中国家的12%;其缔约方由 1948年初创时的23个发展到WTO成立前的128 个国家和地区;缔约方的贸易总额由最初只占世界 贸易总量的25%发展到至今已占全球贸易的90% 果。经过谈判,1993年11月,乌拉圭回合结束前原 则上形成了“多边贸易组织协定”。在美国代表的提 议下,“多边贸易组织”被易名为“世界贸易组织”。 1994年4月15日,乌拉圭回合各项议题的协议在 部长级会议上均获通过,并采取“一揽子”方式(无 保留例外)和“单一整体”形式加以接受,经104个 参加方政府代表签署,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 至此,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并在1995年与 GATr共存一年后,于1996年1月1日起便充当 了全球经济贸易组织的角色。 三、WrO思维的二重性 毫无疑问,从WTO成立的背景和宗旨来看, 要求成员之间以更开放的姿态来促进世界经济贸 以上。这些均表明GATr确实为推动世界经济贸易 以及贸易的自由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贸 易的逐渐自由化趋势及贸易争端的协商解决又避 免了贸易问题向政治问题转化的可能性,从而使成 员方的政治安全有了一个基础性的即经济上的协 调保障机制。 但是由于GATF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国际协商 组织,它本身不具有严肃的法律地位,所以它在规 范世界贸易秩序,维护真正的公平贸易方面的权威 性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除此之外,世界经济发展 中的一些问题也困扰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新 易的发展、提升世界福利是其思维的出发点。多边 贸易体制建立5O多年来,其基本的信条是自由贸 易理论,基本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更加自由的世 界贸易体系,并以此促进各国经济和福利的增长。 但是,由于各成员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以及 产业发展之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等诸因素的客观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区域经济组织迅猛发展 导致的一些消极影响,严重危及着GATr法律体 系,阻碍着世界各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20世纪7O 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各国为 了保护国内市场而兴起了保护主义的风潮。由于 制约,WTO的思维不能被简单地统称为单一的、完 全开放的自由贸易。因为WTO并非超民族国家的 虚幻图景,而是基于现实中各成员方经济利益冲突 的产物。从对历史和现实的观照中我们知道,没有 任何一个国家实行过完全的自由贸易。之所以如 GATT几个回合的谈判,此时的关税已经很低,所 以为了抵挡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国内,各国纷纷另辟 蹊径,巧立名目,使非关税壁垒措施多达2000余 种,一时间,新贸易保护主义泛滥成灾。另外,伴随 此,乃在于各成员方的这样一种价值判断:出口是 有利的;进口是不利的;如果其他条件相同,那么出 口和进口的等量增加也是有利的。由此在现实中往 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从单个国家来看,为了自身现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也发展 迅猛,区域经济组织纷纷建立。区域经济的这种发 一时的利益,各国都有贸易保护的动机;但从世界整 体而言,各国又都能从自由贸易中获利。这就是所 102-一 《北京行政学院学 ̄)2008年第6期 ●哲学・人文 谓贸易政策上的“囚徒困境”。所以在理论上大家都 利条件论(比较优势论)肯定会名列前茅,因为它具 津津乐道于自由贸易的好处,但又都从“进口是不 有无比优美的逻辑结构。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 利的”这一自设情境出发,极力谋求对自己有利的 赋论更加现实地诠释了贸易问题,为自由贸易理论 保护。这种情况反映在现实中的多边贸易体制上, 加固了基石。而与此同时,贸易保护的理论家们也 就使得WTO必须兼具两方面的任务:以规则扫清 不甘示弱,无论是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还是李 贸易障碍,又以规则保护各成员的应得利益。 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抑或是普雷维什的“中心一 WTO两方面的任务在现实中就使其采取了这 外围”论,其保护的理由均因根植于民族国家的根 样的思维模式:以妥协的方式互相削减贸易壁垒, 本利益基础上而深人人心。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 以消除面临的“囚徒困境”,从而促进世界贸易的自 自由贸易主张和贸易保护主张交相起舞,自由贸易 由化,改善各国社会福利;同时又充分考虑到各国 的舞姿优美动人,贸易保护的脚印也塌实分明,以 经济发展水平及民族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而制定 致于有人认为“自由贸易是理论上的理想,贸易保 了一系列的例外条款和保障措施,即允许在合理利 护反而是现实常态”。[12 益下采取合法的贸易保护。这种思维逻辑体现了主 毫无疑问,自由贸易理论和贸易保护理论都饱 体认识对于客观现实(即各国对自身利益的诉求和 含着人类经济实践的智慧结晶。如果不带有任何偏 保护)较为完整的把握,从而把两种相互对立的贸 见的话,我们应该都能从中吸取所需的养分,从而 易政策最大限度地统一于多边贸易规则之中,以求 使我们乃至国家的经济头脑更加聪慧。WTO思维 更接近于“自然贸易秩序”。从历史的考察中我们也 体现了这样的一种智慧:它把自由贸易理论和贸易 可以看到,GATF和WTO所主持的各轮谈判无一 保护理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而不致使它们成为纯 不是体现了这样的思维逻辑。在现实的经济世界 粹的对立面,为各国间的经济贸易活动寻找尽可能 中,即便是力主自由贸易的美国也有它自身保护的 大的空间,从而既保证了贸易的通畅,又减少了对 需求,甚至其保护的要求表现得更加赤裸裸。总之, 各国合法利益的侵蚀,最终达到增进全球福利、造 在现实的国际贸易实践中,贸易伙伴之间一面在口 福各国人民的目的。正是由于这一点,世贸组织前 头上大谈贸易自由化的好处,一面在行动上把取消 总干事鲁杰罗指出:(WTO及GATI’)从它最初的设 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成本。呼 而正是这种现实状况决 想到变成多边贸易体制,已经走了50多年的路程, 定了WTO的思维框架。 但是,“与其建立之初时相同,它仍保持着新鲜感”, 四、WTO思维与贸易理论 而且,“这个构想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体制成为 全球的无价财产”0①这种无价财产实质上就是 考察贸易理论的发展史人类社会已经有了自 WTO思维所蕴涵的基本精神,即自由贸易和贸易 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种贸易理论,而且它们从来都 保护是可以统一的。 是既对立又并行发展着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 两种理论是互补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为自由贸 参考文献: 易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获得了经济学家们的 【1任烈.1]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极高赞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经说 1997. 过:如果理论能够参加选美竞赛的话,那么,相对有 (责任编辑张勇) Abstract As a product of member parties negotiation and compromise,WTO was set up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pluralistic htinking rather than mono-thinking.While it advocates and promotes trade freedom,WTO,considering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ember parties and the internal needs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allows member parties to take measures of trade protection SO as to protect member parties reasonable interests.A number of exception clause and safeguard measures are a representation of this pluralistic thinking mode. Key words WTO;GATr;thinking mode ①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雷纳多・鲁杰罗在美国布鲁金斯学院论坛所作“全球贸易体制:关贸总协定50周年纪念日论坛”的致 辞,1998年3月4日。 一1O3_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