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二中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地理试卷
命题:高光辉;校对:王磊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自转 一、选择题(共25题,50分。做机读卡上。)
方向 图1为地球公转情况,虚线为极圈和回归线,EFG为晨昏线。 回答1-3题。
公转1.图示日期为
F 方向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乙 甲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E G 2. 若此时我国某地物体的影长为一天中
最短,则该地位于杭州市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150°W 图1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3.一年中,当甲乙两地昼长时间的差值由最小逐渐增大,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
A.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开始减小 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C.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异增大 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下面是某地冬至日(12月22日)大阳高度变化曲线图(图2),读图回答4~5题。
图2
4.该地的经纬度是
A.86°S、120°E B.80.5°S,120°E C.86°S,120°E D.80.5°S,120°W 5.在图中M至N时间段,太阳位于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图3为北半球某一段纬线的同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该纬线上的甲点(60oE)为最大值,乙点(120oW)为最小值,丙在甲乙间的中央经线上。完成6—7题。 6.此时处于白昼的地点是
太阳高度角
①纽约 ②法兰克福 35o ③雅加达 ④里约热内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此时该纬线上与丙点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地点最靠
5o 近
A.东非高原 B.东欧平原 甲 丙 乙 C.东西伯利亚山地 D.拉布拉多高原 图3
1
某跨国纸业集团计划2010年在下图地区投资办厂。读图4回答8~10题。
图4
8.对图中地区地理特点的描述,可信的是:
A. 气旋活动频繁,多大风天气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森林覆盖率高 C.太阳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
D.旅游资源丰富,多数国家经济结构单一 9.M所在国从该港口出口最主要的矿产是:
A.石油 B.锡 C.煤炭 D.铁
10. 该造纸集团进行生产基地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科技发达 B.低廉劳动力成本 C.气候条件优越 D.当地市场需求大 读某运河图(图5),回答11~12题 11.该运河长度约为 A.<50km C.170km
B.80km D.>200km
12.通常情况下,甲海域水面比乙海域水面大约低 6米,其影响因素不包括 A.北赤道暖流 C.南赤道暖流
B.东北信风 D.海底地形
图5
读“洋流流向示意图”(图6),回答13-14题。 13.若该洋流是一支暖流,则其可能位于 A.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西岸 C.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D.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
14.若沿该洋流前进的方向,表层海水水温不断增高,则该洋流 A.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流经撒哈拉沙漠的西部沿海地区 C.是因信风吹拂而形成的风海流 D.流经海区可能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2
图6
图7中心为北极点,大圆代表50°纬线圈,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15-16题。
15.关于P、Q、M、N四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M、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B.P、Q两地的植被类型不同 C.P地气候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
D.N地所属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6.若P点日出时恰好Q点日落,则此时 A.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盐度为一年中较高时期 B.北印度洋海域自西向东航行的船只逆风逆水
图7
C.淮河进入汛期
D.广州昼夜平分 读“南极洲等高线图”(图8)和“南极洲4个气象站气温曲线图”(图9),回答17~20题。
图8 图9
17.法拉第站在哈利湾站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8.关于四个气象站气温的正确叙述是 A.最低气温均出现在7月 B.各站之间的气温差异夏季最大 C.气温季节变化最小的是法拉第站 D.南极气温年较差为22℃ 19.东方站各月气温都比南极低,主要原因是东方站 A.纬度比南极高 B.海拔比南极高 C.受副极地低压控制 D.终年盛行西北风 20.与哈利湾站相比,南极所在地点
A.年降雪量较大 B. 气压较高 C.年太阳辐射较强 D.年均风力较小
3
读图10,回答21~22题。 图10
21.图中山脉既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又是地势阶梯界线的是
A.a B.b C.c D.d
22.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山脉西侧是华北平原 B.b山脉西侧是云贵高原
C.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D.d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海南岛图(图11),回答23~25题。
23.文昌将成为我国航天发射基地,与西昌、酒泉发射基地相比,其不同的区位条件是
①纬度低②地势高③晴天多④距海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海南岛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育种基地,最有利条件是 A.水热资源充足 B火山土壤肥沃. C.交通运输便利 D.农科院集中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海岸的植被类型,能有效减少海浪及 台风引发的风暴潮对海岸的侵害。 25.海南岛建设红树林防护带的重点应当中在图中阴影部分的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图11
第II卷
二、分析题(共5题,50分。做答卷上。) 详见答卷
4
杭州二中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地理答卷
第I卷
一、选择题(共25题,50分。做机读卡上。) 第
II卷
二、分析题(共5题,50分。做答卷上。) 26. 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 秦岭是我国一座重要的山脉,简述秦岭的重要地理意义(3分)
(2) 简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特点。(6分)
图
(3) 简述黄河河曲县至三门峡段的水文特征。(3分)
渭河平原自古灌溉发达,盛产小麦、棉花等,是我国 图12 重要的粮、棉产区。
(4) 分析渭河平原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3分)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图13 图14
5
(1)描述图13中A—B—C一线年降水量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6分)
(2)图14是西北地区常见的一中文化景观,说出其反映的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解释该特征的主要成因。(4分) 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寺之一,由许多煤田组成,探明储量640多亿吨,约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0%。
(3)简述内蒙古东部地区建设煤炭基地的区位优势。(3分)
28.读图15、16,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图15 图16
(1)归纳图中北半球气温的分布特点。(2分)
(2)简述孟买5月平均气温比7月高的主要原因。(3分)
(3)①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简述其形成原因。(3分)
6
29.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17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该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高峰。
(1)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
(2) 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3分)
图17
30.图18中AB为经线,CD为昼夜分界线,图19中阴影为黑夜,空白为白昼。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8分) 图18
图19
(1)CD为 (晨或昏)线,说明其与太阳光线的关系。(2分)
(2)简述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分布规律。(2分)
(3)图19中能正确反映图18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图,简述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4分)
7
答案
1-5DBCDB 6-10BDDBB 11-15BDADC 16-20BACBD 21-25DDDAB 26.(15分)
(1) 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水田和旱地分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区和半
湿润区的分界线等等(3分,3点即可)
(2) 北部为黄土高原,黄土广布;中部为渭河平原,东西延展;南部为秦岭山地,东西
走向。(6分,要出现方位词)
(3)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汛期集中在夏季;含沙量大;有结冰期。(3分3点即可) (4) 土壤肥沃;水热条件配合较好(雨热同期);渭河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3分)
27.(13分)
(1)从A—B—C,年降水量由多—少—多变化(或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
少),(1分),即由大于400毫米降到50毫米以下,再逐步增加到800毫米以上。(1 分),由A至B地处同陆,西端口迎风坡形成降水(地形雨),降水量由西向东逐渐减 少(2分);由C至B,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距海远近不同),受东南季风(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弱,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2分) (2)多大风(1分) 该地区接近冬季风(亚洲高压)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地形平坦,植被稀少,风速
较快,适合风力资源的开发建设。(3分) (3)煤炭储量大,分布广(1分) 接近消费市场:靠近东北和华北重工业基地(1分) 交通便利:发达的铁路交通网(1分)
28.(8分)
(1)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1分)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1分) (2)5月份西南季风尚未到达(1分),晴天多、云量少(降水少)(1分),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削弱作用小。(1分)
(3)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显著,(1分)形成季风环流;(1分)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1分)
29.(6分)
(1)位于南美洲(西)北部(1分),赤道从背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1分),
西临太平洋(1分)。 (2)(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1分),(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1分),气候温暖,年温差小(1分)。 30.(8分)
(1)晨(1分) 与太阳光线垂直(1分) (2)南回归线最大为90°,(1分)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分) (3)乙(1分)北半球昼短夜长(1分)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1分)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1分)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