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刍议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化学的有效开展

2021-03-22 来源:汇意旅游网
醇的分子模型展示给学生看ꎬ同时也可以借助微课将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分步展示给学生们看ꎬ学生既看到了乙醇发生反应时的完整过程ꎬ也近距离的观察到了乙醇发生反应后的产物ꎬ抽象的事物被具体化ꎬ大大增进了学生的理解.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ꎬ学生很容易将不同类型的键混淆ꎬ仅凭教师上课的讲解就完全弄明白是有一定难度的ꎬ因此ꎬ学生需要借助微课对已学的知识进行二次巩固复习ꎬ以此来达到分清概念、高效学习的目的.

高中化学的难度上升了一个层次ꎬ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了ꎬ想要真正的学到高中化学的真谛和内涵ꎬ就必须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条件.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学生学习高中化学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ꎬ教师要充分利用利用多媒体ꎬ为学生制造更多学习的机会ꎬ同时ꎬ学生也要充分利用起微课ꎬ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化学的效率

三、通过微课化解化学难题ꎬ提高学生学习

  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ꎬ耗时最多的就是难点的解决部分ꎬ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投入大量的精力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ꎬ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ꎬ但是ꎬ这无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并掌握所学知识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ꎬ教师就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录制下来ꎬ将教学视频发布到网上ꎬ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找到教学视频ꎬ队课上没有听明白的知识点进行二次学习ꎬ在不断的学习中慢慢的对所学知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ꎬ以此来达到能够灵活应用并进行解题的目的.

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ꎬ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微课ꎬ使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起到有力的辅助作用.比如:在学习“氢键”“金属键”的过程中ꎬ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相同的是( ).A.NaCl和HNO3 B.H2O和NH3 C.CaCl2和NaCl D.H2S和Na2S

参考文献:

[1]李炜琴.浅谈微课与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J].卫生职业教育ꎬ2018(01):56-57.

[2]胡贵和.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ꎬ2017(23):108-109.

[3]唐美洁.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ꎬ2017(03):103-105.

[4]杨晓娜ꎬ姜松ꎬ孙佳.优化教学模式ꎬ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化学实验微课为例[J].学周刊ꎬ2016(14):50-52.

[责任编辑:季春阳]

刍议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化学的有效开展

(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 222300)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下ꎬ有效的课堂提问已成为优化高中化学教学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ꎬ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ꎬ并使其不断明确自身的课堂主体性ꎬ同时教师在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中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ꎬ促进其积极探究的能力从而实现高效教学课堂.所以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有效开展问题导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ꎬ要求教师能够启迪学生课堂兴趣ꎬ并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化学知识为前提下不断提高其化学水平.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ꎻ实践应用ꎻ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18)30-0072-02

  问题导学法即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中提高学习水平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明确问题导学法的教学原

则和注意事项ꎬ通过提出有效的化学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从而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此外化学教学也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ꎬ在结合学生基础素质

葛 艳

收稿日期:2018-04-15

作者简介:葛艳(1981.1-)ꎬ女ꎬ江苏省连云港人ꎬ硕士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与研究.

—72—

和学习能力下将化学问题与实践有效整合.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有效开展问题导学模式进行探索ꎬ并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化学课堂高效化提出以下具体策略.  一、把握教学原则ꎬ便于学生思维发展

问题导学模式的有效开展要求教师能够明确教学原则ꎬ有效避免以往课堂中常见的教学误区ꎬ从而为化学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以往化学课堂中ꎬ教师对于问题的选择重视程度不足、选择问题片面等问题导致课堂导学趋于形记忆情况ꎬ随后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加大提问难度“将适度浓度的盐酸分别倒入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逐滴加入这两种溶液发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ꎬ通过分层次的提问使学生各有所获并对化学现象本质有更为深入的思考ꎬ促使学生在查阅资料和参考课本内容时提出假设.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并在进一步观察、分析、探究中促使其产生对化学本质的好奇心、培养其对化学课堂的积极性.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也应鼓励学生通过同桌或小组互相提问模式ꎬ式化并缺乏对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ꎬ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也无法给予教师适当的课堂反馈ꎬ使化学课堂效率停滞不前ꎬ学生没法得到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应正确把握提问原则ꎬ并在紧密贴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择有效问题ꎬ使化学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掌握基础知识ꎬ在一定的逻辑顺序问题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应紧紧围绕实用性教学原则ꎬ即客观根据学生的化学基础水平符合学生能力的化学问题.首先ꎬ问题不应太过困难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妨碍后续教学的进行ꎬ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时间ꎬ同时问题选择也不应过于简单化导致学生产生松懈心理ꎬ教学目标也无法完全实现.其次ꎬ教师也应遵循包容性原则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学生理解能力方面的差异ꎬ从而在教学中得到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并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情况ꎬ使教师可以不断的调整自身教学速度和讲课快慢.所以教师在利用问题导学法时应采取分层次教学方法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ꎬ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择更加深入教材内容的问题ꎬ促使其发散思维并掌握化学现象的本质ꎬ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应选择较为宽松的题目.此外教师应避免只提问某些学习好的学生ꎬ应给各学生提供平等的回答问题机会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其基础上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优化问题质量ꎬ增强课堂互动

问题的有效选择和提出需要教师紧密联系课堂目标

和贴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基础ꎬ有目的性的构建出带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并设置具有逻辑关联的一系列问题ꎬ从而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探究中自主学习并通过一定的实践操作培养其正确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实际课堂中ꎬ教师应不断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性ꎬ将学生可接触到的日常生活融入化学问题中ꎬ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并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酸、碱、盐”相关内容时ꎬ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将适量浓度的盐酸加入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会发生什么反应?”从而巩固学生的化学方程式

在互相检查中查漏补缺ꎬ分析问题并得到共同发展.  

三、结合实践操作ꎬ促进学以致用

高中化学是以实验操作作为核心的ꎬ所以教师在实

际课堂中应在理论知识中循序渐进的渗透实验操作知识ꎬ强调化学实验对其整体化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并加入化学安全知识学习ꎬ使学生在亲身实验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在传统化学课堂中往往通过题海战术和背诵化学概念等方法进行教学ꎬ这种课堂模式虽然能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但忽略了其思维发散和创新能力培养.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鼓励学生对化学现象本质进行实践探究ꎬ促使学生的化学水平真正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金属钠”相关内容时ꎬ由于钠的性质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促进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在烧杯中加一些水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ꎬ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随后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验操作、分析现象得出结论ꎬ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对于金属钠性质的记忆ꎬ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下ꎬ对于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要求不断提高ꎬ所以在化学课堂中教师需要有效开展问题导学模式ꎬ通过设置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化学问题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系统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ꎬ引导其在结合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化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此外教师在教学外也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ꎬ从而在课堂中探索出适于学生学习的最佳模式ꎬ实现优化化学整体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1]韩忠登: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ꎬ2013(4):41-42.

[2]林伟彬ꎬ刘公园.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化学教学问题设计———以人教版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ꎬ2017(9):40-42.

[责任编辑—:季春阳7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