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介入疗法应用于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地娜拉木·巴克尔,曾海波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摘要:目的 探究介入疗法应用于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神经内
科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一共收集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26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3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治疗方法为介入疗法。结果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
组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治疗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应用介入疗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证实这种治疗方法是安全又有效的。
关键词:介入疗法;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10.031
本文引用格式:地娜拉木·巴克尔,曾海波.介入疗法应用于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4,60.
0 引言
目前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为脑血管病,由于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增大,饮食结构的改变,作息不规律等,致使脑血管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在患病后需要及时接受治疗,否则会给患者造成不
[1]
可挽回的损害。临床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开颅手术治疗,虽然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已经沿用多年,效果也还比较理想,但是这种治疗措施对患者的损伤太大,不良反应很多,因此效果受限。而介入疗法对患者的损伤小,而且治疗效果好,优势突显,是本文推荐应用的治疗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实施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2
(%)表示,应用χ进行检验,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
例数1313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单位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6例,分组情况:观察组(13例)与对照组(13例)。在全部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5例,其余为女患者,患者年龄为43-76岁,中位年龄为(54.0±1.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8(61.54)3(23.08)2(15.38)11(84.62)5(38.46)1(7.69)7(53.85)6(46.15)
3 讨论
目前在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脑血管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危害,致残与致死率均很高[3]。经过统计,目前在我国老年人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发病群体,此病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疾病,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多数患者在患上脑血管疾病后会发生椎颈动脉狭窄症状,这种症状对患者的危害很大,需要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选择不当,会很容易使患者落下残疾,严重的会致死。治疗脑血管病哪种方法效果好、安全性高,这一直是临床上探究的热点问题。一些长期存在头疼症状的患者医生在为其诊断的时候通常会诊断为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等[4-6],但是医生是否应该考虑患者很长时间都有头疼症状,也许是由于颅内动脉瘤所反映出来的症状。很多患者经过就诊也没有明确最根本的原因,导致误诊误治发生,为了提升就诊的准确率,在为患者检查的时候要做全面的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治疗疾病。我们提醒有相关症状的患者,要及早到医院就诊,不要等到症状变得很严重的时候再到医院就医。医生在诊治患者的时候也要综合分析,为患者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查看患者是不是存在脑血管畸形或者是颅内动脉瘤情况。传统治疗脑血管病的方法主要是开颅手术治疗,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开颅手术毕竟是大手术,手术部位特殊,存在很多的危险,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创伤,手
[7]
术后可能发生一些不良情况。本研究推荐使用介入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效果好,安全性也高。通过本研究的观察,结果为:统计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6.1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
(下转第60页)
1.2 治疗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就是在麻醉后开颅,
将患者的脑部血肿进行引流或清除。
观察组:实施介入疗法,具体内容:
1.2.1 主要疾病情况为颈内动脉狭窄或椎动脉狭窄的病人,在手术前3d给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手术麻醉方式为局麻,常规放置引流管,结合其造影测量结果,应用微导丝引导,将自彭式支架通过狭窄位置安放在适当位置打开,以缓解患者的狭窄症状有利于血液流通发,手术治疗之后为患者实施24h肝素化处理,服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4-6周后单口服阿司匹林[2]。
1.2.2 对椎动脉动脉瘤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给患者做双侧椎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检查结果如果显示对侧血管管径、椎动脉血流正常,则在椎动脉下端安放上导引导管,将可脱性球囊在载瘤动脉侧的椎动脉近心端实施闭塞处理,通过做对侧造影结果显示瘤体已经无显影,其他检查结果情况良好,拔管。
1.2.3 对于为后交通及前交通动脉瘤的患者,手术麻醉方式为全麻,同时为患者实施全身肝素化,将导引导管放置在颈内动脉C2水平中,在动脉瘤体中外1/3处应用微导管超选择,在导引管的尾端Y型阀侧孔上连接上另一个Y型阀,实施加压滴注处理,借助于微导管向动脉瘤囊内填塞电解可脱性弹簧圈,一直到症状缓解为止。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60
参考文献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10
摘,2013,13(6):454-454.
[5] 孙布日.蒙医药治疗顽固性失眠43例[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2):729.[6] 于新茜.桃红夜合汤治疗顽固性失眠46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
医,2011,27(5):16-17.
[7] 史廷瑞,樊利生.疏郁安神汤治疗顽固性失眠48例疗效观察[J].中外
医疗,2011,30(31):128-128.[8] 包萨如拉.温针配合蒙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
学信息文摘,2017,17(13):173.
健康的危害等。要纠正这些错误观念,放松心情[7,8]。
[1] 张季华,谢于鹏,何金彩.睡眠障碍诊疗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9.[2] 白清云.中国百科全书·蒙医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79.[3] 李胜,张更丰.蒙药结合心理治疗睡眠障碍68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
族医药杂志,2017,23(2):35-36.
[4] 萨日娜.蒙药结合灸疗治疗失眠症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上接第53页)
性,使患者在面对健康问题、疾病的时候能够有更高的自我保护能力。参考文献
[1] 郑玉玲,张大伟.在新医改背景下培养面向农村基层的中西医临床全
科医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3,32(06):4-6,11.[2] 吴鸿,常学辉,王振涛,等.中医全科医学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
构建与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2):2077-2079.[3] 张卫军,许家杰.美国结合医学临床在全科医学领域的发展[J].中国中
西医结合杂志,2015,35(04):394-400.[4] 戚麟,蔡博宇,邱松楠,等.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临床岗位培训改良
方向的思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15(03):241-244.
[5] 秦晓林.全科医学在临床中的实践与探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2017,17(42):64,66.[6] 蒋培余,沈志坤,陈婉玉.试析卓越医生计划背景下农村基层全科医
学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04):139-141.[7] 于德华,潘莹,张斌,等.三级医院中全科医学的定位和作用[J].中华
全科医学,2016,14(07):1061-1063,1110.[8] 王晓龙,王丽华,宗建春,等.以急诊医学为依托的全科医学培养模式
探讨[J].医学与哲学(B),2014,35(01):81-83.[9] 纪磊,杨颖,冯俊剑,等.全科医学学科的历史演进与前沿热点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07):784-794.[10] 胡建辉.全科医学在临床中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养生,2018(04):126-127.
(上接第54页)
者,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在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介入治疗措施,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安全可靠[8]。参考文献
[1] 王会兵.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5,10:93-95,99.[2] 张秀娜.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16:58-59.[3] 买提吐尔地·阿布都力克木.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治疗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2):42.
[4] 张萍.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16,12:145,147.[5] 薄进保.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2:97.[6] 郑文权,段传志,魏金枝,等.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5):59-60.[7] 金荣.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4):211-211.[8] 蒿延海.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
南,2017(6):210.
(上接第57页)
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6):203-204.
[2] 马拉太.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04):109-110.[3] 张洁.老年精神障碍特点及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
(2):155-156.[4] 李方捷,马燕,毛叶萌.2013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住院患者用
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5,12(9):53-54,55.[5] 刘志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药物临床使用分析研究[J].北方药
学,2014,11(8):47-47.[6] Hsu SW,Chiang PH,Chang YC,etal.Trends in the use of psychotropic drugs
in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Taiwan: Anationwide outpatient service study,1997-2007[J].Res Dev Disabil, 2014,35(2):364-372.
[7] SonaliN, TripathiM, SagarR, et al.Impact of CYP2D6 and CYP3A4 genetic
polymorphism on combined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and meman tine treatment in mildto moderate Alzheimer's disease[J].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2014,37(1-2):58-70.[8] 谭常赞,郑育喜.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药物临床使用分析[J].中国
药物依赖性杂志,2009,18(3)203-206.[9] 崔远武,张玉莲.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和辩证思路分析[J].中国
老年学杂志,2015,35(5):1419-1422.
[10] 袁帅.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2013,13(35):142-142.[11] 张建勇.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中、青年精神分裂的临床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5):86-87.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