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类型 总学时 专业学习领域 适用专业 理论学时 休闲体育 学分 实践学时 3 36 54 2010.4 18 制定日期 制定人 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有关休闲体育活动的基本概念、理论 体系、 方法和内容的一门课程, 对本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不断开发休闲体育活动的功能, 为 人们提供多种健康有效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本课程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重能 力、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思路,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 统的社会体育基础理论、 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的基础上, 拓展学习范 围,掌握更高层次的休闲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休闲体育活动的的模式、 过程、影响谈判的因素, 掌握 休闲体育的技巧。 课程以具有代表性的休闲体育活动为重点, 在掌握休闲体育的基本知识以 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的策划能力、 组织能力以及推 广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专业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
修养,了解 现代休闲体育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掌握常见休闲体育项目的内容、 方法, 能理解休闲体 育各个方面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互补作用, 能把所学的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培养具备休 闲行业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良好职业道德的企业初、中级管理者。
(二)方法能力
(1)具有独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休闲体育运动项目的组织能力。 (2)具有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运用的能力。
(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 4)具有采集使用信息、分析归纳、总结交流经验、技能、技巧的能力。
(三)社会能力
使学生熟悉常见休闲体育活动项目的基本规则与方法, 加强理论与实际联系, 提高学生 的实践动手能力, 学生毕业后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从事休闲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工作, 胜任 残障人体育工作或其它休闲体育工作。
四、课程内容
学习情境 1: 休闲体育活动策划与推广 参考学时: 18 学习目标 掌握各休闲体育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并运用基本知识进行各休闲体育运动赛事的组织 和策划工作 了解策划内在根本依据和外在根本方法的关联法则 了解以层次来表述和构建的策划活动的整体模型 学习任务 教学方法和建议 任务名称 任务主要内容 策划基本理论 消费者的本质需求 休闲体育活动策 划的本质 关联理论 讲授法 案例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 情境教学 4p 理论 策划的流程和模 型 策划活动划分为 6个层面: 核心关联层, 基础资源层, 内在逻辑 层,中间关系层, 外在执行层, 最终 效果 层。 讲授法 案例教学 实训教学 策划环境分析
讲授法 休闲体育活动策 划方案设计 竞争者分析 案例教学 课堂讨论 情境教学 SWOT分析
目标受众分析 学习情境 2:休闲体育活动管理 参考学时: 18 学习目标 确定休闲体育活动主题,制定计划 发动宣传,进行招商引资 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控制 , 进行合理的财政预算 学习任务 教学方法和建议 任务名称 任务主要内容 拥有特定且易与了解的主题, 所有实质环境的塑造、营运管理都在一 定的主题下进行管理 足够的休闲娱乐空间与时间 建立积极融洽的团队,激发团队的潜力 参加者在面临不同层面、不同环境时的 团队意志 讲授法 案例教学 课堂讨论 休闲渡假村管 理 情境教学 讲授法 部门(团队)管 理 案例教学 课堂讨论 帮助团队合力分配和运用资源 情境教学 体育赛事的项目管理 讲授法 案例教学 课堂讨论 情境教学 体育赛事的市场营销 体育赛事管理 体育赛事的竞赛管理 体育赛事的风险管理 学习情境 3: 休闲体育咨询服务
学习目标 参考学时: 18
通过学习休闲体育咨询服务目标, 学会根据不同人群进行分类并进行健身指导, 从方法、 内容以及健身器材选购等方面全方位设计健身网络系统,并能够通过建立评价标准对休闲健 身者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从而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 学习任务 教学方法和建议 任务名称 任务主要内容 讲授法 案例教学 课堂讨论 针对不同人群的 咨询 负荷试验 选择锻炼环境和健身时间 方法的选择 内容的选择 伤病预防以及处理 情境教学 讲授法 案例教学 课堂讨论 科学休闲健身的 内容 健身器材选购 情境教学 讲授法 案例教学 课堂讨论 体育健身网络咨询系统的设计 休闲健身资讯的 处理 体能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分类 对锻炼者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情境教学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双合格考核方式, 即理论和实训双合格; 计分方式为 “3+3+4”,即平时成绩占 30%, 实践考核成绩 3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 40%,理论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其中, 平时成绩根据 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10%)、在课堂上的综合表现 ( 10%)以及出勤、 学习主动性等情况 (10%) 综合而定。
六、教学条件
(一)师资条件
新专业,新学科,所以担任本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也比较年轻,共有五位主讲教师,其 中两位已经担任过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选派年轻的教师参与到该门课程的教学研究中, 使 教师队伍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使课程建设更可持续发展。具体结构如下: 学历结构:研究生学历占 80%、本科学历占 20%。
学缘结构:分别来自华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
这是一支年龄结构、 性别结构、 学历结构、 职称结构较合理的, 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 积极、 团结、向上的,努力学习,敢于创新的师资队伍。
(二)实训条件
利用产学研结合较好的有利条件,努力普及和推行与企业实践结合式的模拟教学,与 教师横向实践性课题项目紧密结合的实践性教学。 确立通过商务谈判实践教学, 使学生形成 理论性、操作性、实战性能力兼备的的教学特色。 全面采用幻灯、 投影、多媒体、网络、 CAI 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教学。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 张瑞林,秦椿林著《体育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6 2. 艾柯著,《高尔夫球场上的生意经》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 李本辉,邓德胜著《营销策划学》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4 4. (美)鲁森斯著,王垒 译校《组织行为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