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指导老师: 日期:
实验名称:成都理工大学校内景点考察 实验目的:通过在成都理工大学校园内进行样点调查,分析其某些地方的生态因子利用及植物配置情况,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实验步骤:先后分别到达: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实验楼(砚湖南路旁),露天羽毛球场与沪蓉高速公路交界处的校内区域。
实验日期:2011年10月17日
前言:
成都气候特点: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多雾,日照时间短,空气潮湿。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6.2℃,年最高气温为37.3℃,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9℃。年总降水量为918.2毫米,最高月降雨量为229毫米左右,最低月降雨量大致为6毫米。
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位置:成都理工大学位于成华区中央,成华大道与成南高速的交界处。
样点调查1:
实验地点: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实验楼外的花坛(砚湖南路旁) 实验时间:下午15:00左右 实验步骤:
1、 观察并分析该花坛:位于砚湖南路,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实验楼外。大小约10X20m2,光照十分不足,气温较低,土壤较肥沃,较潮湿。而整个花坛并非水平,成“⌒”形。
2、 植物配置:以小叶女贞作为外围分割区域植物;底层种以沿阶草;中层陪以夹竹桃等,上层是高大乔木,如:樟树,桉树等;在花坛一角出现了一丛凤尾竹。
3、 整体感觉:该花坛长久无人管理,沿阶草杂乱无章的疯长,花坛中还出现了许多枯死树木的树干,而植物的种植也毫无搭配之意。且在某些地方对基础设施未遮掩完全,有的地下水沟已经裸露。 4、 改造建议:
① 由于该处光照不足,应配置喜阴植物,如:兰科、天南星科等。 ② 在外围依然可以种植一圈红花继木,使该区域有一种整体感,同时增加色彩感;底层配以喜阴的沿阶草。
③ 因为该花坛旁的实验楼只有两层,在靠近实验楼旁的方向种以高大乔木,严重影响了实验楼的采光。建议改种圆柏等中乔木类。 ④ 靠近砚湖一侧可以种植高大乔木,但应排列整齐。
⑤ 在花坛中央种植一些灌木丛,再间隔着种植一些枝干柔软的植物,如:夹竹桃,凤尾竹等。
⑥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应经常对植物进行养护及修剪。
样点调查2:
实验地点:露天羽毛球场与沪蓉高速公路交界处的校内区域 实验时间:下午15:30 实验步骤: 1、观察该区域:该处是一草坪形式,外面是沪蓉高速公路,内侧是一羽毛球场。整体成三角形,光线充足,土壤较干旱贫瘠,灰尘较大。
2、植物配置:靠近球场内侧外围配以灌木丛,靠近公路一侧的外围种植乔木,草坪内有一些尚未长大的小桂花树,一角种有黄葛树。
3、整体感觉:由于外围灌木丛稀疏,内部植物矮小且数量少,而地上长的是野草,给人一种荒凉之感,没有生机。 4、改造建议:
① 由于外面是公路,在靠近公路一侧的外围种植的树木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叶片紧密,有浓荫;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如:法桐,国槐,雪松等。 ② 靠近球场内侧外围依然可以种植一些灌木。 ③ 再在树下配以低矮花灌木,如棣棠等。
④ 地面应种植一些地被植物,如:三叶草,可选择白三叶、红三叶、草莓车轴草等搭配种植,较美观。
⑤ 在草坪内部,种植一些高大的植物以遮阳,如如松、杉、杨、柳、槐等喜阳植物,能够适应该处阳光充足的条件。 ⑥ 同样,种植后的日常管理与呵护尤为重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