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八年级--试卷

2021-05-29 来源:汇意旅游网


洪湖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文化素质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题 号 分 数 1—10 11—12 13—16 17—21 22—25 26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2分)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

A.寒噤(jìng) 霹雳(lì) 能耐(nài) 锐不可当(dàng) ....

B.瓦砾(nì) 鞠躬(jū) 奔丧(sàng) 张皇失措(cuî) ....C.尴尬(gān) 呵斥(hè) 孤孀(shuāng) 矜寡孤独(jīn) ....

D.荒谬(miù) 簌簌(sù) 颓唐(tuí) 因势象形(shì) ....

2.(2分)选出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央告 骷髅 绿茵茵 转弯摸角 月明风轻 B.拂晓 烦燥 纹绉绉 荡然无存 触目伤怀 C.赃物 琐屑 颤巍巍 长途拔涉 风沉苦旅 D.肃穆 诘问 黑黝黝 大庭广众 低眉顺眼

3.(3分)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

A.今年第一季度“荆州好人”出炉,五位普通市民榜上有名,他们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故事很快家喻户晓。 .... B.提高学习成绩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过程,想靠考前突击,一口吃成胖子,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 C.韩国“岁月号”客轮拥有防破坏设计,但这样的设计并非天衣无缝,一旦有水漫入某些隔....间,船体也会迅速下沉。

D.纷扬的白雪里,几个小女孩兴高采烈地在冰冻的湖面上嬉戏,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4. (2分)下列归类有误的一项是 ( ) A.喜盈盈 雄赳赳 堂堂正正 彬彬有礼 (叠音词) B.真挚 挺拔 英姿飒爽 顶天立地 (褒义词) C.扑哧 哗啦 喵呜 呼噜 (拟声词)

D.平坦—崎岖 茂密—稀疏 寂静—安宁 清澈—浑浊 (反义词)

5.(3分)选出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 (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新闻的结构一般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而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雨果是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八年级语文 第1页 (共8页)

D.“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一句话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6.(2分)下面加点词语跟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

7.(2分)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武陵人捕鱼为业 ..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问所从来,具答之 ..C.其中往来种作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D.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8.(2分)选出下面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 )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不足/为外人/道也 9.(2分)下列关于《春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八年级语文 第2页 (共8页)

A.首联写春望所见,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说明诗人因厌弃京城生活准备回归故乡。

B.颔联以花、鸟拟人,写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C.颈联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D.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这传神地表达出了诗人对腐朽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 10.(2分)选出对《桃花源记》分析有误的一项 (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写出了桃花源中人的精神状态;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避秦时乱”。

B.本文围绕渔人的行踪这一线索,叙述了巧逢桃林、探访桃源、复寻桃源等几件事。 C.渔人辞别时,桃源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含蓄表达了作者生活在一种战乱纷扰的时代。 D.作者叙述渔人复寻桃源却“不复得路”,目的是为了讽刺当时的人们不守承诺。 11.(2分)翻译下列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2.(8分)诵读经典,阅读语段填写诗文。

八年级的语文之旅已经启程。其间有苏轼“ ,水波不兴”的自然诗意,也有孟浩然“ ,波撼岳阳城”的壮观画卷;有杜甫“会当凌绝顶, ”的雄心壮志,也有周敦颐“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的高洁志趣。读《礼记》能看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的社会图景,读《汉乐府》能悟到“ ,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读刘禹锡,能参观“台痕上阶绿, ”的陋室,读陶渊明,能巧遇“ ,落英缤纷”的桃林仙境。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散文阅读(12分) 雪 人

今年冬天,北京下了场大雪。雪一下子堆得老厚,白皑皑的,路上像铺了一层绒绒的地毯,这真是北京城难得见到的美景。

那天清早,我看见路旁一家小餐馆前堆起了一个雪人,是在这家餐馆打工的几个外地年轻人冒着严寒堆起来的,他们冻得满脸通红却堆得兴致勃勃。雪人挺漂亮,胡萝卜插成的鼻子,彩纸做成的眼睛,用花花绿绿的挂历叠成的蓓蕾帽,手臂里还夹着一根长长的树枝,枝头上挂着几个彩色的气球和几片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子……雪人融入了几个外地年轻人尽情的想像,是冬天和他们彼此赠予的最好的礼物了。

这个漂亮的雪人引来了不少过往行人的注目——它确实堆得挺别致可爱的。有的人还跳下自行车跑过来看看它,开心地一笑。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溅得四处都是。在雪小些的时候,许多家长回家拿来照相机,领着孩子和这个漂亮的雪人合影留念。这个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诞生的雪人,给这条街增添了不少的欢乐。

雪停之后,因为气温依然出奇地冷,雪许多天不化。缺少了雪花的陪伴,这个漂亮的雪人显

八年级语文 第3页 (共8页)

得有些寂寞。人们渐渐失去开始见到它时的兴致,走过它的身边,连看都不看它一眼,它便显得越发孤零零。因为缺乏飘落的雪花的装点,又因为来来往往汽车排放的废气和附近工厂烟囱冒出的烟尘的污染,仅仅几天,雪人就变得灰蒙蒙、黑黢黢的了,仿佛是一个受冷遇又受气的灰姑娘了。

接着,没过两天,雪人手臂中夹着的枝条上的气球破了,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被人随手扯下来扔在一旁;然后,雪人的胡萝卜鼻子被拔下来狠狠地插在肚子上,漂亮的蓓蕾帽被撕成碎片撒满一地;雪人已经无可奈何地残疾,但还有人不放过它,路过它身旁的时候,狠狠地朝它的身上踩几脚,雪块坍塌下来,雪人的头、胳膊……随着就掉落在地上。雪人再不是雪人,成了一堆脏兮兮的垃圾了。

一个漂亮可爱的雪人,就这样在人们的手中被创造、被破坏了。

让我多少感到痛心的是破坏它的人大多是可爱的孩子。我亲眼看见好几个孩子路过它的身旁,毫无缘由地踩它,把它当成靶子,拿雪块、石头砸它。而这些孩子里有不少恰恰在前几天还围绕在它身旁,欢乐地打雪仗,或者脸上绽开酒窝和它合影留念。

我更无法理解的是参与破坏的还有当初创造它的人们。小餐馆里的那几个外地年轻人出来倒脏水就那样毫无顾忌地倒在雪人身上,尤其当雪人坍塌,剩下的半拉身子更成为他们倒脏水倒污物的垃圾桶了。

看来,雪人最好的命运,是在雪天里诞生,然后立刻消融在雪后的阳光下,消融得没有一点影子。这样,它只会看见我们人类欢乐的前一半,不会看我们随心所欲破坏的后一半。

(作者:肖复兴 有删改) 13. (3分)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时间 餐馆年轻人的行为 孩子们的行为 本文采用的写作手法 雪停前 装扮雪人 打雪仗、合影留念 雪停后 (1) 雪人 (2) (3) 14. (3分)“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溅得四处都是。”这里的“溅”能换成“飘”好吗?为什么? 15. (3分)“漂亮的雪人”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有什么好处?

16. (3分)联系文章,说说雪人的命运引发了作者和你的哪些思考?

(二)小说阅读(16分) 挽 歌

八年级语文 第4页 (共8页)

老牛头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农村的青山就是他的骨骼,黑土就是他的肌肉,绿水就是他的血液。可是现在却不得不离开农村了,而且这一离开就是永远,因为土地被征用了.房子被拆迁了,老牛头将不得不进城和儿子生活在一起,过上一种完全陌生的生活。

老牛头走倒不要紧,哪里的黄土不埋人?问题是家里那些牛怎么办。老牛头一辈子养牛,靠养牛养活了一家人,并送儿子上大学、在城里安家结婚。当听说非搬家不可后老牛头蒙头睡了三天三夜,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卖牛。一头一头油光水滑的牛给人家牵走了,那时刻牛纷纷回过头朝着他哞哞叫,老牛头背过脸去假装看不见,假装那是人家的牛。

可到只剩下最后一头最高最健壮、短短的黑毛如绸缎一样闪光的大黑时,无论人家出多少钱老牛头都不卖了,因为大黑非同寻常,它救过自个儿的命。前年的一场洪水中,是大黑用两只犄角把老牛头拱上了岸。

它是老牛头的救命恩人,也是老牛头对农村的最后一丝依恋,你说他哪舍得把它卖掉?可是不卖不行啊,城里那鸽子笼一样的房子哪能容得下一头牛?

在一次又一次地给大黑喂过最鲜嫩最芳香的蒿草后,老牛头一遍遍抚摸着它,终于开口说:“老伙计,大黑……对不起你了……”

老牛头把大黑牵上了集市。这样的一头大黑牛太馋人了,大伙纷纷簇拥过来,价钱出的一个比一个高。老牛头只是不言语,到最后老牛头问人家:“牛卖给你后你怎么对它?”

有人说耕田,老牛头黑了脸;有人说杀了卖肉,被老牛头啐了一脸的唾沫星子……大半天过去了,谁也没能买走大黑。天色渐渐黑下来,他看到还有个人一直没走。 老牛头问他:“我说老哥,你怎么还不回家?”

那人听了先递根烟给老牛头,点上后叹口气,说:“我养了一辈子牛,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牛,老哥,你怎么就狠了心卖它呢?”

老牛头正抽烟,一听这话含在嘴里的烟就抖起来了,好半晌才开得了口:“不卖不行啊,房子全拆迁了,没处养它了。你们村子没拆吧?唉,真好啊!”

那人点点头,看着大黑的眼里全是赞叹的神色,又像老牛头一样爱怜地一遍遍抚摸牛,说:“我倒是想买它哩,它要是到我家啊,我天天让它喝最干净的泉水,吃最嫩最香的草,不会让它受一丁点委屈的,可是,我出不起钱啊……”

老牛头大叫起来:“老哥,就冲你这番话,大黑——我送给你,一分钱都不要!我只有一个条件,隔三差五的我从城里回来时,你得让牛跟我做会儿伴!”

就这么谈成了,真的一分钱不要,老牛头把缰绳交到那邻村的老哥手里后,掉头就走,在夜色里一步也没有回头。任凭大黑一个劲地叫唤,他决不回头!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老牛头从城里回来了,直奔邻村。那老哥正在小溪边为大黑牛冲洗,一个多月不见,大黑的毛发越发乌亮了。

老牛头喉头涌动,双眼痴迷地盯着大黑看,说:“老伙计,可想死你了,我夜夜睡不着觉哩……”便伸出手去摸,谁知大黑牛猛地一伸脖子,那双月牙一样的尖角示威似的一扬。

八年级语文 第5页 (共8页)

老牛头大惊:“大黑,是我啊,我是老牛头啊!” 可是大黑还是冲他发脾气,一点也不让他亲近。

老牛头终于双手捂脸凄叫起来:“老伙计,连你都不认识我了……”

(作者:徐树建 略有删改)

17.(3分)文章开头说:“老牛头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农村的青山就是他的骨骼,黑土就是他的肌肉,绿水就是他的血液。”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8.(4分)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别说说其表达效果。

.....

在一次又一次地给大黑喂过最鲜嫩最芳香的蒿草后,老牛头一遍遍抚摸着它,终于开口

...

说:“老伙计,大黑„„对不起你了„„”

19.(3分)请对文中画线的细节作具体赏析。

....

20.(3分)文章结尾处写道:“老伙计,连你都不认识我了„„”请用第一人称写出老牛头此刻的心理活动。

21.(3分)挽歌是指对逝去事情的哀悼,文章内容只字未提,却以“挽歌”为题,你能从文章中读出那些逝去了的事物或感情吗?请你列举。

四、(10分)综合性学习。

请你参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22.(2分)[材料搜集]八(1)班的同学搜集到了以下材料,可惜缺少一个句子,请你帮助他们补写出来。(不能超过20个字。)

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为4.39本,远远低于欧美人均16本,然而,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电子读物的阅读量却在逐年上升,人们普遍“手不释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由此可见, 。

八年级语文 第6页 (共8页)

殊不知,电子化阅读与纸质阅读量却有着质的区别。电子化阅读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浅阅读”的盛行和阅读的“碎片化”。令人担忧的是,校园也出现了“手不释机”的电子阅读群体,他们被称为“低头族”。他们阅读浮躁、不求甚解,让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空谈。

可喜的是,我市许多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书香校园”“书香进社区”活动,目的在于使人们亲近纸质图书,在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中回归经典“深阅读”。 23.(2分)[宣传倡议]学生会为改变校园“低头族”现象,倡议同学们在校园内尽量少使用手机,课后多读好书。请你为此拟一条宣传标语。(20个字以内。) 24.(3分)[活动参与]王林同学是一个“低头族”,只爱看电子读物,不爱看纸质图书。请你结合材料所给信息,劝说王林跟你一起去参加“书香校园”活动。 25.(3分)[成果展示]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跟一个帖子。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五、(50分)记叙文写作

你留心过身边的风景么?

桃花源中,美丽的桃林,淳朴的民风,是风景。路边的雪人,校园的阅读者,也是风景。老牛头竟然将救过自个儿命的大黑卖去,这不也是震撼人心的风景么?风景中,也还会有故事…… 26.请以“身边的风景” 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八年级语文 第7页 (共8页)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8页 (共8页)

600字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9页 (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