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体验 培养数感——“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片段赏析
2021-08-09
来源:汇意旅游网
生:真的很多啊! 师:老师将方格纸在黑板上平铺,请大家来数一 数。(师在黑板上平铺方格纸,学生一起数数) 其他小朋友看看桌上的小棒,猜猜有多少根。 生:100根、200根、250根、1000根・・・… 师:到底有几根呢?怎样验证? 生:数出小棒的根数。 教师出示任务要求:(1)讨论怎样数。(2)小组 生:一个百、两个百、三个百……十个百。 师:再来数一数,边整理边数,好吗? 生:一个百、两个百、三个百……十个百。 师:十个百就是—— 生:十个百就是一千。 师:你现在对一千又有什么感觉呢?请在小组里 面说一说。 生:特大! 生:小方格特别多! 生:真是太大了……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 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 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认识 计数单位“千”和体验一千有多大时,教师出示了小 正方形,在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的基 础上,得出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lO个一百是一千, 而且用一百一百数的方法数比较大的数要简单快捷 多了,通过一百一百的小方格多次叠起来数感知厚 度、平铺着数感知大等让学生体验一千个小方格“特 大”“特别多”“太大了”等,同时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 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从比较估计入手提升数感 比较估计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 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比较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比 较估计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 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 机,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 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经常进行比较估计,增强 比较估计意识,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比较估计习 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片段三】猜小棒 师(出示1O根一捆小棒):小棒几根? 生:十根,一个十是10。 师(出示100根一捆小棒):1O个十是多少? 生:10个十是100。 师:请男生组长起立,把信封中的小棒倒出来。 内分工合作。(3)数出的结果一眼就能看明白。 学生小组合作扎小棒,之后汇报。 第一组:196根。第二组:304根。第三组:203 根。第四组:297根。 师:将本组小棒根数与别组比较,谁多谁少?哪 一组最少,哪一组最多? 生:我们第一组最少。 生:第二组最多。 生:第一组比第三组少一点。 生:我们第二组比第一组多得多。 师(倒出1000根小棒):请你们根据刚才的经验, 猜一猜这一堆小棒大约有几根? 生:800多根、700多根、900多根。 师:老师可以透露一点,这一堆小棒和你们四个 小组的小棒合起来一样多。 生:1000根左右。 把四个小组的小棒拿上来验证。(引导用移多补 少的办法结合成10个百) 【片段四】猜跑步米数 师:李老师喜欢每天早上进行慢跑。今天我跑了 4圈多,每圈200米。猜一猜,李老师跑了几米? 生:600米。 师:只有三圈。 生:800米。 师:正好四圈。 生:1000多米。 师:比老师实际跑的要多一点。 生:1800多米。 师:更多了,多得多。 生:850米。 师:你为什么猜850米? 生:因为4圈是800米,多一点可能是850米。 师:猜测也是要有依据的,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 JIAOXUEYUEKANXIAOXUEBAN/一’、、 @—q,,q-r,l,], ̄m—2Ol1.12& ̄P一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