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一级(计算机基础及 MS Office 应用)模拟试卷225 (题后含
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基本操作题 3. 字处理题 4. 电子表格题 5. 演示文稿题 6. 上网题
单项选择题
1. 天气预报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良好的帮助,它应该属于计算机的哪一类应用?
A.科学计算 B.信息处理 C.过程控制 D.人工智能
正确答案:A
解析:科学计算(数值计算)解决的大都是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天气预报是其中的一类应用。
2. 己知某汉字的区位码是3222,则其国标码是 A.4252D B.5242H C.4036H D.5524H
正确答案:C
解析:区位码转国际码需要两个步骤:①分别将区号、位号转换成十六进制数。②分别将区号、位号各+20H(区位码+2020H=国标码)。本题中区号32转换成十六进制为20,位号22转换成十六进制为16。分别+20H,即得4036H。
3. 二进制数101001转换成十进制整数等于 A.41 B.43 C.45 D.39
正确答案:A
解析: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是将二进制数按权展开:(101001)2=1×25+0×24+1×23+0×22+0×21+1×20=41
4. 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A.程序、数据和相应的文档
B.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D.编译系统和办公软件
正确答案:B
解析: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5. 若已知一汉字的国标码是5E38H,则其内码是 A.DEB8 B.DE38 C.5EB8 D.7E58
正确答案:A
解析:汉字机内码、国标码之间的关系为:机内码是汉字交换码(国标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分别加1,即汉字交换码(国标码)的两个字节分别加80H得到对应的机内码(国标码+8080H=机内码)。
6. 汇编语言是一种
A.依赖于计算机的低级程序设计语言 B.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设计语言 C.独立于计算机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D.面向问题的程序设计语言
正确答案:A
解析:与机器语言相比较,汇编语言在编写、修改和阅读程序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的改进,但仍然与人们使用的语言有一段距离。汇编语言仍然是一种依赖于机器的语言。
7. 用于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之间或者与通信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汉字代码是
A.国标码 B.存储码 C.机外码 D.字形码
正确答案:A 解析:汉字信息交换码是用于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之间或者与通信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汉字代码,简称交换码,也叫国标码。
8. 构成CPU的主要部件是 A.内存和控制器
B.内存、控制器和运算器 C.高速缓存和运算器
D.控制器和运算器
正确答案:D
解析: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9. 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要转换成等价的可执行程序,必须经过
A.汇编 B.编辑 C.解释
D.编译和连接
正确答案:D
解析: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要转换成等价的可执行程序,必须经过编译和连接。
10. 下列各组软件中,全部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程序语言处理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B.文字处理程序、编辑程序、UNIX操作系统 C.财务处理软件、金融软件、WPS Office 2003 D.Word2000、Photoshop、Windows 98
正确答案:C 解析: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设计的程序系统称为应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表格处理、电子演示等。
11. RAM的特点是 A.海量存储器
B.存储在其中的信息可以永久保存。
C.一旦断电,存储在其上的信息将全部消失,且无法恢复 D.只是用来存储数据的
正确答案:C 解析:RAM是计算机内存储器中的一部分。计算机内存储器由ROM和RAM组成。ROM是只读存储器,特点是它的信息是可以永久保存的。RAM即可读可写存储器,特点是一旦断电,它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12. 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采用的两种翻译方式是 A.编译和解释 B.编译和汇编 C.编译和连接 D.解释和汇编
正确答案:A
解析:编译和解释是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两种方式。
13. 下面关于显示器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显示器是输入设备 B.显示器是输入输出设备 C.显示器是输出设备 D.显示器是存储设备
正确答案:C
解析:显示器用来显示信息,是输出设备。
14. 下面关于多媒体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多媒体系统一般是一种多任务系统
B.多媒体系统是对文字、图像、声音、活动图像及其资源进行管理的系统 C.多媒体系统只能在微型计算机上运行 D.数字压缩是多媒体处理的关键技术
正确答案:C
解析:多媒体系统可以在所有安装了多媒体软、硬件的计算机系统上运行。
15. 计算机之所以能按人们的意图自动进行工作,最直接的原因是采用了 A.二进制
B.高速电子元件 C.程序设计语言 D.存储程序控制
正确答案:D
解析:电子计算机采用了“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这一原理是1946年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又称为“冯.诺依曼原理”。
16. 一个汉字的机内码与国标码之间的差别是
A.前者各字节的最高位二进制值各为1,而后者为0 B.前者各字节的最高位二进制值各为0,而后者为1
C.前者各字节的最高位二进制值各为1、0,而后者为0、1 D.前者各字节的最高位二进制值各为0、1,而后者为1、0
正确答案:A
解析:机内码是汉字交换码(国标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分别加1,即汉字交换码(国标码)的两个字节分别加80H得到对应的机内码。大部分汉字系统都采用将国标码每个字节最高位置1作为汉字机内码。
17. 二进制数1100100转换成十进制整数等于 A.96
B.100 C.104 D.112
正确答案:B
解析: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是将二进制数按权展开:(1100100)2=1×26+1×25+0×24+0×23+1×22+0×21+0×20=100
18. 写邮件时,除了发件人地址之外,另一项必须要填写的是 A.信件内容 B.收件人地址 C.主题 D.抄送
正确答案:B
解析:要发电子邮件,首先你要知道对方的邮件地址,在“发给”地址栏里填写对方的邮件地址,在“主题”地址栏填写你发邮件的主题。如果有附件,可以点击“添加附件”,然后在正文栏里写你的邮件正文。完成后就可以发送了。另外,你也可以进行发送保存、定时发送等功能。
19. 一台微型计算机要与局域网连接,必须安装的硬件是 A.集线器 B.网关 C.网卡 D.路由器
正确答案:C
解析:网络接口卡(简称网卡)是构成网络必须的基本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和通信电缆连接起来,以便经电缆在计算机之间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因此,每台连接到局域网的计算机(工作站或服务器)都需要安装一块网卡。
20. 域名MH.BIT.EDU.CN中主机名是 A.MH B.EDU C.CN D.BIT
正确答案:A
解析:在一个局域网中,每台机器都有一个主机名,便于主机与主机之间的区分,就可以为每台机器设置主机名,以便于容易记忆的方法来相互访问。实际上最高域是CN,就是在CN后还有一个根域。前面的都是更低一级的。
基本操作题
21. 在考生文件夹下WUE文件夹中创建名为STUDENT.TXT的文件,并设置属性为“只读”。
正确答案:①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WUE文件夹;②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择【新建】|【文本文档】命令,即可生成一个新的文本文档,此时文件夹的名字处呈现蓝色可编辑状态,编辑名称为STUDENT.TXT;③选中该文件选择【组织】|【属性】命令,即可打开“属性”对话框;④在“属性”对话框中勾选“只读”属性,单击“确定”按钮。
22. 将考生文件夹下COOK\FEW文件夹中的ARA
D.WPS文件复制到考生文件夹下ZUME文件夹中。
正确答案:①打开考生文件夹下COOK\FEW文件夹,选定文件ARA D.WPS;②选择【组织】|【复制】命令;③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ZUME文件夹,选择【组织】|【粘贴】命令。
23. 将考生文件夹下HUAYUAN文件夹中的ANUM.MEM文件删除。
正确答案:①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HUAYUAN文件夹;②选中ANUM.MEM文件夹并按<Delete>键,弹出“确认”对话框;③单击“确定”按钮,将文件删除到回收站。
24. 将考生文件夹下ZOOM文件夹中的MACRO.OLD文件设置成“隐藏”属性。
正确答案:①打开考生文件夹下ZOOM文件夹,选定文件MACRO.OLD;②选中该文件选择【组织】|【属性】命令,即可打开“属性”对话框;③在“属性”对话框中勾选“隐藏”属性,单击。“确定”按钮。
25. 为考生文件夹下Xiugai文件夹中的News.exe文件建立名为Knews的快捷方式,并存放在考生文件夹下。
正确答案:①打开考生文件夹下XIUGAI文件夹,选定要生成快捷方式的文件NEWS.EXE;②选择【组织】|【创建快捷方式】命令,即可在同文件夹下生成一个快捷方式;③移动这个文件到考生文件夹下,并按<F2>键改名为KNEWS。
字处理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1.docx,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1.docx保存文档。
26. 将标题段文字(“信息与计算机”)设置为三号蓝色(标准色)空心黑体、
居中、并添加黄色底纹。
正确答案:当考生在编辑Word文档的过程中,使用【开始】选项卡可以进行字体和段落的格式设置,具体操作如下。步骤1:选中标题段文字(“信息与计算机”),在【开始】|【字体】分组上,将字体设置为三号、蓝色、黑体。步骤2:单击【字体】分组右下角的展开按钮,打开“字体”对话框。单击“文字效果”按钮,在弹出的【设置文本效果格式】框中,“文本填充”选择“无填充”;“文本边框”选择“实线”。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步骤3:在【段落】分组中将段落格式设置为居中。步骤4:在【页面布局】|【页面背景】分组中单击“页面边框”按钮,弹出“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底纹”标签,然后选择填充色为“黄色”,并选中“应用于文字”,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7-1所示。
27. 将正文各段文字(“在进入新世纪……互相依存和发展着。”)设置为小四号楷体;各段落左右各缩进2.2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1.2倍行距。
正确答案:步骤1:选中正文各段文字,在【开始】|【字体】分组上,将字体设置为小四号、楷体。步骤2:在【段落】分组上,单击选项卡右下角的“段落”按钮。在打开的“段落”对话框中将段落格式设置为缩进左侧2.2字符;缩进右侧2.2字符;特殊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1.2倍行距,之后关闭对话框。
28. 设置页面纸张大小为“16开(184厘米*260毫米)”、页面左右边距各2.7厘米;为页面添加红色1磅阴影边框。
正确答案:当考生在编辑Word文档的过程中,使用【页面布局】选项卡可以进行页面设置,具体操作如下。步骤1:在【页面布局】|【页面设计】分组上,单击“纸张大小”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定“16开(18.4厘米*26厘米)”;单击“页边距”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自定义边距”,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在其中将左右边距均设置为2.7厘米,如图17-2所示。步骤2:在【页面背景】分组中单击“页面边框”按钮,弹出“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定红色、1磅、阴影、单实线,然后将预览区域中代表四周的按钮全部按下,如图17-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步骤3: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并退出WORD。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2.docx,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2.docx保存文档。
29. 设置表格居中:表格中的第1行和第1列文字水平居中、其余各行各列文字中部右对齐。
正确答案:步骤1:选中整个表格,在【开始】|【段落】分组中,设置对齐方式为”居中”。步骤2:选中表格的第1行,单击【布局】|【对齐方式】
分组中单击“水平居中”按钮;以同样的方式设置第1列的内容也是水平居中。选中表格的其余部分,在【布局】|【对齐方式】分组中单击“中部右对齐”按钮,如图17-4所示。
30. 设置表格列宽为2.7厘米、行高0.6厘米、表格所有框线为红色1磅单实线;按“涨跌”列降序排序表格内容。
正确答案:步骤1:选中表格,在【布局】|【单元格大小】分组中,设置表格行高为0.6厘米,列宽2.7厘米,如图17-5所示。步骤2:选中整个表格,在【设计】|【表格样式】分组中单击“边框”按钮,弹出“边框与底纹”对话框。在打开的“边框与底纹”对话框中将所有框线设置为红色1磅单实线,之后关闭对话框。步骤3:选中整个表格,单击【布局】|【数据】分组中的“排序”按钮,弹出“排序”对话框。步骤4:在对话框中输入排序主要关键字为“涨跌”,排序次序选择“降序”,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步骤5: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并退出WORD。
电子表格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EXCEL.XLSX文件:
31. 将sheet1工作表的A1:E1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内容水平居中;计算“成绩”列的内容,按成绩的降序次序计算“成绩排名”列的内容(利用RANK.EQ函数,降序);将A2:E17数据区域设置为套用表格格式“表样式中等深浅9”。
正确答案:步骤1:选中工作表中的A1:E1单元格,单击【开始】|【对齐方式】中的“合并后居中”按钮,这样一下完成两项操作:选中的单元格合并成一个单元格、单元格中的内容水平居中对齐。步骤2:在D3中输入表达式”=B3*2+C3*4”,将自动计算第一行的成绩。接下来将鼠标置于D3单元格的右下角,出现实心细十字光标,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动鼠标到D17单元格松开鼠标左键,将会把D3中的公式自动复制到D4到E17的区域中,计算所有的成绩。 步骤3:在E3中输入公式“=RANK(D3,D$3:D$17)”,将自动计算第一行的成绩排名。由于下面的各行都在同一个数据区域中计算排名,因此使用美元符$确定除数的绝对位置。接下来将鼠标置于E3单元格的右下角,出现实心细十字光标,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动鼠标到E17单元格松开鼠标左键,将会把E3中的公式自动复制到E4到E17的区域中,计算所有的成绩排名,如图1-1所示。步骤4:选中A2:E17数据区域,单击【开始】|【样式】分组中的“套用表格格式”|“中等深浅9”,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2所示。
32. 选取“学号”列(A2:A17)和“成绩排名”列(E2:E17)数据区域的内容建立“簇状圆柱图”,图表标题为“成绩统计图”,清除图例;将图表移动到工作表的A20:E36单元格区域内,将工作表命名为“成绩统计表”,保存EXCEL.XLSX文件。
正确答案:步骤1:选中工作表中的A2:A17单元格,然后按住键选中D2:D17单元格,单击【插入】|【图表】中的“图表”|“柱形图”“簇状圆柱图”按钮,如图1-3所示。 步骤2:选中图表,按住键拖动图表的四角至A20:E36单元格区域内。选中图表,单击【布局】|【标签】中的“图例”|“无”按钮;将图表的原标题“成绩排名”改为“成绩统计图”。 步骤3:在底部的工作表名称Sheet1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命令,然后输入新的工作表名“成绩统计表”。单击界面左上角的“保存”按钮保存工作簿并退出Excel程序。
33. 打开工作簿文件EX
C.XLSX,对工作表“图书销售情况表”内数据清单的内容进行筛选,条件为第三季度社科类和少儿类图书;对筛选后的数据清单按主要关键字“销售量排名”的升序次序和次要关键字“图书类别”的升序次序进行排序,工作表名不变,保存EX
C.XLSX工作簿。
正确答案:步骤1:选中工作表中的数据区域(A2:F44),单击【开始】|【编辑】中的“排序和筛选”|“筛选”按钮,将会在数据表第二行的每一个单元格右边出现一个下三角按钮;单击“季度”右边的下三角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只保留选中“3”复选框;单击“图书类别”右边的下三角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只保留选中“社科类”和“少儿类”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步骤2:单击筛选以后数据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单元格,单击【开始】|【编辑】中的“排序和筛选”|“自定义排序”按钮,将会打开“排序”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的“主要关键字”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销售量排名”,在“次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升序”;然后单击对话框左上角的“添加条件”按钮,出现“次要关键字”下拉列表框,设置“次要关键字”为“图书类别”,“次序”选择“升序”,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4所示。步骤3:单击左上角的“保存”按钮保存工作簿并退出Excel程序。
演示文稿题
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演示文稿yswg.pptx,按照下列要求完成对此文稿的修饰并保存。
34. 为整个演示文稿应用“波形”主题,全部幻灯片切换方案为“华丽型”、“碎片”,效果选项为“粒子输入”,放映方式为“观众自行浏览”。
正确答案:应用主题、切换方案和放映方式步骤1:单击【设计】|【主题】分组中的“波形”效果。步骤2:单击【切换】|【切换到此幻灯片】分组中的“华丽型”|“碎片”,再单击“效果选项”,在弹出的选项框中选择“粒子输入”。在“计时”分组中单击“全部应用”按钮。步骤3:单击【幻灯片放映】|【设置】分组中的“设置幻灯片放映”,弹出“设置放映方式”对话框,在“放映类
型”选项组中选中“观众自行浏览”单选按钮。
35. 将第一张幻灯片版式改为“两栏内容”,标题为“分质供水”,将考生文件夹下图片PPT1.PNG插到右侧内容区,设置图片的“进入”动画效果为“旋转”。将第二张幻灯片版式改为“标题和竖排文字”。在第一张幻灯片前插入版式为“标题幻灯片”的新幻灯片,主标题为“分质供水,离我们有多远”,主标题设置为“黑体”、“加粗”、45磅字。副标题为“水龙头一开,生水可饮”,标题幻灯片背景为“绿色大理石”纹理,并隐藏背景图形。将第二张幻灯片移为第三张幻灯片。
正确答案:幻灯片版式设计步骤1:选中第一张幻灯片,在【开始】|【幻灯片】分组中的“版式”下拉列表中选择“两栏内容”,在标题部分输入“分质供水”,单击右侧内容区的“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图标按钮,打开“插入图片”对话框,选择考生文件夹下的PPT1.PNG,单击“插入”按钮。选中该图片,单击【动画】|【动画】分组中的“旋转”效果。步骤2:选中第二张幻灯片,在【开始】|【幻灯片】分组中的“版式”下拉列表中选择“标题和竖排文字”。步骤3:在【开始】|【幻灯片】分组中的“新建幻灯片”下拉列表中选择“标题幻灯片”,选中新建的幻灯片,将其拖到第一张幻灯片前面。在主标题部分输入“分质供水,离我们有多远”,选中该标题文字,在【字体】分组中设置字体为黑体、加粗、45磅;在副标题部分输入“水龙头一开,生水可饮”。在【设计】|【背景】选项组的“背景样式”下拉列表中选择“设置背景格式”命令,打开“设置背景格式”对话框,选中“图片或纹理填充”单选按钮和“隐藏背景图形”复选框,在“纹理”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绿色大理石”,单击“关闭”按钮,如图2-10所示。步骤4:选中第二张幻灯片,将其拖到最下方。步骤5:单击“保存”按钮保存并退出PowerPoint。
上网题
36. 同时向下列两个E-mail地址发送一个电子邮件(注:不准用抄送),并将考生文件夹下的一个Word文档table.doc作为附件一起发出去。具体如下: 收件人为:wurj@bj163.com和kuohq@263.net.cn;主题为:统计表:函件内容为:“发去一个统计表,具体见附件。”
正确答案:①在“考试系统”中选择【答题】|【上网】|【Outlook】命令,启动“Outlook Explorer”。②在【开始】|【新建】分组中单击“新建电子邮件”,弹出“邮件”窗口。③在收件人中输入“wurj@bj 163.com;kuohq@263.net.cn”;在“主题”中输入“统计表”;在窗口中央空白的编辑区域内输入邮件的主体内容:“发去一个统计表,具体见附件。”④在【插入】|【添加】分组中,单击“附加文件”命令,弹出“插入文件”对话框,在考生文件夹中选择文档“table.doc”,单击“插入”按钮,返回“邮件”对话框,单击“发送”按钮发送邮件,之后退出Outlook Exploer界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