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繁华》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 ) (2)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 (3)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
(4)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2.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B. 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进而转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C. 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
D. 《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 3. 下列下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n)绢本(juān)瀚林(hàn)田畴(chóu) A. 汴梁(bià
n)摄取(sha)桅竿(wei) B. 衣冠(guān)遒劲(jì
n)料峭(qiào)踏青(tà)簇拥(cù) C. 擅长(shà
n)纤夫(xiān)岔道(chà) D. 枢杻(shū)沉檀(tá
4.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踏着绚烂的晨光,人们走进了仰慕已久的A. 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春寒料峭....
鲁迅故居--百草园。
,早已疲惫不堪了。 B. 他由于长途跋涉....
C. 各种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行人来来往往,两旁商铺摩肩接踵。 .....D. 桃花开了,前来人工湖畔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5. 某班以“保护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请你参与解决。
(1)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请你来设计一则公益宣传标语。 (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恰当的标题。
第1页,共8页
近日,有网友爆料,国家文物局向日本横滨国际拍卖株式会社发函,要求停止拍卖中国流失文物。根据网友提供的图片,这封《关于停止拍卖中国流失文物的函》中提到,上述日本拍卖公司原计划于10月29日至31日在日本东京举办“横滨国际2016秋季五周年拍卖会”,拍卖一批从中国非法劫掠的文物。
国家文物局要求该拍卖公司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停止拍卖这些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并将对有关文物保留追索权利。此前,横滨国际拍卖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确实收到了相关文件,调查后最终决定撤拍,将拍品返还给了委托人。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
6. ①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
城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而部署的。但贯通这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8千米,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于这南北延伸、一贯到底的规模。我们可以从外城最南的永定门说起,从这南端正门北行,在中轴线左右是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建筑群;经过长长一条市楼对列的大街,到达珠市口的十字街口之后,才面向着内城第一个重点——雄伟的正阳门楼。在门前百余米的地方,拦路一座大牌楼,一座大石桥,为这第一个重点做了前卫。但这还只是一个序幕。过了此点,从正阳门楼到中华门,由中华门到天安门,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这中间千步廊(民国初年已拆除)御路的长度和天安门面前的宽度,是最大胆的空间的处理,衬托着建筑重点的安排。由天安门起,是一系列轻重不一的宫门和广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顶,一层
①
又一层的起伏峋峙,一直引导到太和殿顶,便到达中线前半的极点,然后向北重点逐渐退削,以神武门为尾声。再往北,又“奇峰突起”地立着景山,作了宫城背后的衬托。景山中峰上的亭子正在南北的中心点上。由此向北是一波又一波的远距离重点的呼应。由地安门到鼓楼、钟楼,高大的建筑都继续在中轴线上。但到了钟楼,中轴线便有计划地结束了。中线不再向北到达墙根,而将重点平稳地分配给左右分立的两个北面城楼——安定门和德胜门。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的,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②中线的东西两侧为北京主要街道的骨干;东西单牌楼和东西四牌楼是四个热闹商市的中心。在城的四周,立着十几个环卫的突出点。这些城门上的门楼、箭楼及角楼又增强了全城三度空间的抑扬顿挫和起伏高下。因北海和中海、什刹海的湖沼岛屿所产生的不规则布局,与因琼华岛塔和妙应寺白塔所产生的突出点,以及许多坛庙园林的错落,也都增强了规则的布局和不规则的变化的对比。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
【注释】 ①峋峙(xún zhì):形容山石、建筑等突兀、重叠的样子。 文章第①段的说明顺序是:先整体介绍__________________,再具体介绍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说第①段中加画线的“有计划地”为什么不能删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页,共8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景山在中轴线上的作用。 材料一:中轴线有“三靠”。第一靠是故宫北面的景山。景山原名“镇山”,用挖掘护城河和南海的泥土堆筑而成。古代建筑学要求宫殿要“背山面水”。用河泥筑山,不仅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土石堆积的难题,而且符合古代建筑的山水形制。于是,景山就成了宫城背后的靠山。
材料二:景山正中的最高峰相对高度为45.7米,位于其上的万春亭,是中轴线的中心点和最高点。这座高17.4米、三层重檐、金顶绿边红柱、四角攒尖的亭子,给人们观赏北京古城提供了最佳视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摩耶之艺魂冯骥才
①摩耶精舍在台北的正北面,毗邻台北故宫博物院,面朝一条从山林深处潺潺而来的溪水。一边是儒雅的人文,一边是天然的山水。大千先生的故居貌不惊人,一座朴素的门楼静静地立在一条弯弯曲曲上坡的小道边,倘若门楣上不是悬挂着台静农题写的“摩耶精舍”的墨漆木匾,谁知这是一代大师的故居?
②摩耶精舍是大千先生为自己“创作”的作品。他把一座别出心裁的双层楼式四合院放在这块土地的中间。前后有花园,中间也有花园。前园很小,植松栽竹,引溪为池,大小锦鲤,游戏其间;房子中间还有小园,立石栽花,曲廊环绕,可边走边赏。至于后园与前边的园子就大不一样了。来到这里,视野与襟怀都好像突然敞开,满园绿色似与外边的山林相连。大千先生还在园中高处搭了两座小亭,以原木为柱,棕榈叶做顶,得以坐观山色溪光晨晖暮霭林木飞鸟。
③这后园一定是大千先生心灵徜徉之地。在园林的营造上,大千先生一任天然,稍加修整而已,好似他的泼墨山水。园内的地面依从天然高低,开辟小径蜿蜒其间;草木全凭野生野长,只选取少许怪木奇花栽种其中;水池则利用地上原有的石坑,凿沟渠引山泉注入其内。院中有一长条木椅,式样奇特,靠背球样地隆起,背靠上去很是舒服。他每作画时间长,便来院中坐在这椅子上,一边歇背一边赏树观山,吸纳天地之气。
第3页,共8页
④细细琢磨,大千先生这后花园构思真是极妙。矮矮的围墙外是一片自然的天地,园内园外大气贯通,合为一体。房子里边也一样融入了这天地的生气与自然的野趣,到处陈放他喜好的怪木奇石,一排挂在墙上的手杖全是山间的老枝、古藤、长荆、修竹,根根都带着大自然生命的情致和美感。这情致与美感到了他的画上,一定就是绝妙山水了。
⑤摩耶精舍是大千先生精神的巢和心灵的床。这里既没有鄙俗的器物与艳俗的色彩,也不见世俗的享乐和物欲的张扬,更不是名利的展厅与文化的秀场,而是无时无处不体现着——对大自然和艺术本身真率的崇拜与神往。这就更使我明白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中国画坛如日中天的大千先生,为什么会忽然远赴大西北的敦煌,举着油灯去临摹幽暗洞窟中那些被历史忘却的千年壁画了。
⑥现在,我们把敦煌的大千先生与这里的大千先生合在一起,就认识到了一位大师的精神之本,也就更深刻地认识到他的艺术之魂,这便是故居的意义。
作者在重点介绍后花园之前,为什么还要用简洁的笔墨介绍前园和中园?
作者认为“这后园一定是大千先生心灵徜徉之地”,那么,请概要说说后花园“景”与“物”的构思理念是什么? 细读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原文中选4个字精要概括张大千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主要做了一项什么工作。
你认为张大千先生的精神之本和艺术之魂究竟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五、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8.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
寓意。
第4页,共8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1)列数字
(2)举例子、作比较 (3)打比方 (4)引资料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辨识能力。此类题首先要了解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等常见说明方法的特征,然后再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2.【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C项中“称道”后面的逗号应为冒号。故选C。 3.【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辨析字音和字形的能力。A中“绢”应读“juàn”,“瀚”应改为“翰”;B中“劲”应读“jìng”,“竿”应改为“杆”;D中“杻”应改为“纽”,“纤”应读“qiàn”。故选C。 4.【答案】C 【解析】
A.春寒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天气;符合语境;
B.长途跋涉: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长途形容词,路途远的;符合语境;
C.摩肩接踵:意思是“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用来形容商铺不恰当。
D.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使用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
第5页,共8页
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做好本题,还要多加练习,并总结意思相近的成语的异同,特别是使用的语言环境的异同。
5.【答案】(1)示例: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2)国家文物局首次成功叫停海外中国流失文物拍卖 【解析】
(1)此题考查根据材料拟写活动主题标语的能力。拟写活动主题宣传标语,一定要体现活动的主题,有时为了使标语生动形象、吸引人,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等。本题要抓住“保护文化遗产”的主题,联系其活动的作用及意义来写。
(2)此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做这类题型时,要注意新闻的导语部分。一般来说,导语部分便是新闻的主要内容,因此可根据新闻的导语部分来拟写标题;一定要注意联系材料,将观点表达出来,语言简明连贯。这类题的出题思想,注重知识的视野与积累,以及学以致用。
6.【答案】【小题1】中轴线的规模及作用 中轴线上的建筑布局 高度评价这样的建筑布局和处理空间的规模
【小题2】 删去后,就无法准确说明中轴线在钟楼处结束,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和建筑布局,人们会误认为中轴线是在钟楼处自然而然结束的。
【小题3】景山是宫城的靠山;景山上的万春亭是中轴线的中心点和最高点,也是观赏北京古城的最佳之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顺序的把握能力。说明顺序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往往需要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如以时间或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常会出现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采用逻辑顺序的文章经常会有“首先”“其次”“再次”等标志词。文章第①段的说明顺序是:先整体介绍中轴线的规模及作用,再具体介绍中轴线上的建筑布局,最后高度评价这样的建筑布局和处理空间的规模。
第6页,共8页
本题考查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熟练掌握答题的模式:不能。理由:“x x”一词表示……,若删去,原来的……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x x”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第①段中加画线的“有计划地”删去后,就无法准确说明中轴线在钟楼处结束,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和建筑布局,人们会误认为中轴线是在钟楼处自然而然结束的。
本题考查学生解答拓展探究问题的能力。做概括科学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这类开放性试题,首先要弄清文本所传达的科学理念,然后再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况作答。结合原文和材料分析,景山是宫城的靠山;景山上的万春亭是中轴线的中心点和最高点,也是观赏北京古城的最佳之处。 7.【答案】【小题1】
因为文章的介绍对象是摩耶精舍,而不只是摩耶精舍的后花园,前中后园都介绍到才能给人以完整印象;另外介绍前园和中园的“小”与“一般”,是为了烘托后园的“大”与“特别”。 【小题2】
融入了天地的生气与自然的野趣。 【小题3】 临摹壁画 【小题4】
对大自然和艺术本身真率的崇拜与神往。
【解析】
此题考查体会重要段落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做此类题时要仔细对文章、对相应段落的内容进行分析,甚至对相应语句进行关系分析,从而抓住关键语句,把握重要信息,进行准确提取和简练归纳。综合全文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摩耶精舍,而不只是摩耶精舍的后花园,前中后园都介绍到才能给人以完整
第7页,共8页
印象。另外前园和中园的“小”与“一般”,更是很好地为烘托后园的“大”与“特别”。
此题考查体会重要段落情节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文章③段中“在园林的营造上,大千先生一任天然,稍加修整而已”和④段中“矮矮的围墙外是一片自然的天地,园内园外大气贯通,合为一体。房子里边也一样融入了这天地的生气与自然的野趣”得出答案。
此题考查筛选归纳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从文中第⑤段最后一句中提供的信息“远赴大西北的敦煌,举着油灯去临摹幽暗洞窟中那些被历史忘却的千年壁画了。”然后根据题意要求得出本题答案:临摹壁画。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联系上下文,作者通过对张大千摩耶精舍的介绍,得出了第⑤段“摩耶精舍是大千先生精神的巢和心灵的床。”的结论,然后又分析原因“对大自然和艺术本身真率的崇拜与神往。”。回答此题时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用原文回答,切不可用自己的话总结。
【答案】画面中一个胖小孩胖乎乎的,留着小短发,招人喜爱,他怀抱一条肥大的鱼,8.
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中国古语言中“余”、“鱼”同音,可谐音理解.表现了们对新的一年的期盼.
答案:画面中小孩子,怀抱一条肥大的鱼,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寓意:连年有鱼.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再是要结合要求审懂图意,三是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图意.
此题解答,可按一定顺序看图理解后结合想象完成作答.
第8页,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