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MPA复试公共管理基础知识总结

2024-07-06 来源:汇意旅游网
公共管理

一、公共管理效率

1 公共管理效率的概念

(1)效率和公共管理效率

公共管理效率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开展公共管理活动所取得的管理成果、效果、社会效益与其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各项公共资源投入的比率。

公共管理效率概念所包含的两层含义:

1) 内涵—经济价值观;

2 )外延—社会价值观。

现代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实质是追求内涵与外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

(2)公共管理效率的特点:

(1)综合性;

(2)层次性;

(3)可测定性;

(4)相对性;

(5)滞后延伸性。

2 公共管理效率的分类

性质: (1)正效率 (2)负效率

主体: (1)个体效率 (2)群体效率

层次: (1)决策效率 (2)管理效率 (3)执行效率

实现程度: (1)计划效率 (2)实际效率

3 公共管理的效率与公平

总:当前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的政府发展思想。

因为:(1) 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决定的,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

(2)提高公共管理效率有利于更好的保障社会公平。

(3)社会公平为公共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公共政策目的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二、中国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

1 经济调解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

叮叮小文库

2

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1)计划手段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2 市场监管

1)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1加强制度建设

◇2加强信用建设

◇3从严监管

-

叮叮小文库

3

3)反对垄断

垄断分为:市场垄断、自然垄断、行政性垄断

行政性垄断是我国垄断的主要形式,也是反垄断的主要对象

3 社会管理

1)人口管理

2)环境管理

3)调节居民收入和国民财富分配

4)维护社会秩序

4 公共服务

1)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

2)基础设施建设

三、 行政组织

1 行政组织的概念

含义:是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管理活动的——核心主体

-

叮叮小文库

4

叮叮小文库

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 2)机构设置 3)职权划分 4)职位配置5)人员结构 6)管理方式 7)运行程序 8)法律规范

2 行政组织的特点:

1)权威性 2)服务性 3)层级性 4)适应性 5)合法性 6)强制性

3 我国行政机关的性质和构成

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执行权力机关的决定,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

行政机关的构成:

1)领导机关——中央机构

2)职能机关——又称执行机关、业务机关(各部、委、办、局等)

3)辅助机关——分:政务性、事务性、综合性、专业性)

4)监督机关——行政监察机关——政治监督,审计机关——经济监督

5)派出机关

四、中国公共政策的制定

1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

- 5

立项 ——>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

2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特点

1)中国共产党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2)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根本宗旨

3)解放实现、实事求是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

4)民主集中制是公共政策选择的主要形式

5)走群众路线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方法

6)红头文件是公共政策的主要载体

3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

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1)生产力标准

2)效益标准

3)效率标准

4)公平标准

-

叮叮小文库

6

叮叮小文库

5)公共政策回应度

五、政策执行的特点和原则

1 政策执行的含义

政策则新就是公共政策执行者通过运用一定的公共资源与管理手段,让政策对象接受并遵循公共政策,最终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和内容的行为过程。

政策执行的主体——政策执行者,包括执政党组织,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及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其成员,核心主体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公务员

政策执行的客体——公共政策受益和约束对象,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政策执行的内容——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威,采用法定的措施,通过法定的程序,以最终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

2 政策执行的特点

1)强制性 2)综合性 3)具体性 4)效率性 5)动态性 6)创新性

3 政策执行的原则

1)人本主义原则

2)规范高效原则

- 7

3)灵活创新原则

4)服务至上原则

5)检查督促原则

六、政策执行的过程和手段

1 政策执行过程的诸环节

动态模型:公共政策————>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1)学习宣传政策 1)试点与推广 1)协调、监督与反馈

2)制定执行计划

———————————————————————————

反馈

1)制定政策执行计划

实质:具体确定在政策执行中做什么、什么人做、什么时间做,如何做等实际操作问题。内容: 1)政策目标分解

2)政策执行的资源配置

-

叮叮小文库

8

3)政策执行的方案

4)政策执行的防范措施

2 政策执行的手段

(1)行政手段:——最多、最常用。具有强制性、具体性、系统性的特点

具体形式: 1)行政指挥: ◇1口头指挥 ◇2书面指挥 ◇3会议指挥

2)行政处理

3)行政处罚

4)行政强制执行:◇1间接强制执行 ◇2直接强制执行 ◇3即时执行

(2)法律手段——特点:强制性、权威性、规范性、稳定性

(3)经济手段——特点:间接性、有偿性、关联性

(4)思想手段——特点:科学性、启发性、生动性

方法:1)制造舆论

2)说服教育

3)协商对话

-

叮叮小文库

9

4)激励奖惩

3 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1)政策执行体制——影响政策执行的关键因素。

政策执行体制对政策执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政策执行主体的权威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2政策执行机制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3政策执行中的信息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2)政策方案

公共政策本身存在的多种因素是影响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1公共政策调整利益的性质

◇2公共政策目标和任务要求

◇3公共政策自身的完善程度

3)政策执行者

主要表现在:◇1政策执行组织的影响; ◇2政策执行人员的影响

-

叮叮小文库

10

叮叮小文库

4)政策对象

具体表现在:◇1政策对象的规模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2政策对象对公共政策的认同度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3政策对象行为的调节量决定政策执行的效果

5)政策执行的环境

具体分为:◇1政治环境;◇2经济环境; ◇3时间环境

七、政策执行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1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2 创造性和政策变通

3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分析

1)“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主要表现形式:◇1替换性执行政策——“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2选择性执行政策——“曲解政策、为我所用”;◇3象征性执行政策——“软拖硬抗、拒不服从”;◇4附加性执行政策——额外制定“土政策”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形成原因:◇1中央与地方“成本——收益”预期失衡;◇2公共政策本身的缺陷;◇3责任追究制度的缺损

3)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产生:◇1建立合理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制度;◇2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素质;◇3增强公共政策透明度、提高政策认同感,便于政策对象的监督;◇4建立健全公共政策的责任追究制度

-

11

叮叮小文库

八、公共政策执行的沟通与协调

1 公共管理信息及其处理

(1)公共管理信息及其特征:

定义:公共管理信息是指反映公共管理运行状况以及直接关联公共管理职能活动的各种情报资料、数据图表和各种信号。

特征: 真实性与准确性相统一——首要特征

新颖性与时效性相统一

宏观性与广泛性相统一

政策性与权威性相统一

(2)公共管理信息的处理

1)公共管理信息的收集——首要环节,关键环节

2)公共管理信息的加工

程序:◇1筛选、分类 ◇2提炼、综合 ◇3 制作

要求:◇1准确、及时 ◇2系统、有序 ◇3 经济、实用

- 12

叮叮小文库

3)公共管理信息的传递——重要环节

公共管理信息传递构成三要素:信源、信道、信宿

4)公共管理信息的保存

步骤和内容:登记、编号、存放、排列

5)公共管理信息的反馈

种类:◇1 跟踪反馈, ◇2逆向反馈,◇3正向反馈

2 公共管理沟通

1)公共管理沟通的含义

公共管理沟通是指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管理系统中组织机构,公共管理人员之间互通信息、交流思想、统一认识,以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行为或活动。

2)公共管理沟通的类型:

按沟通的渠道分:◇1正式沟通 ◇2非正式沟通

按沟通的信息流向分:◇1上行沟通 ◇2下行沟通 ◇3平行沟通

按沟通的路线分:◇1单向沟通 ◇2双向沟通

- 13

叮叮小文库

按沟通的结构模型分 ◇1链式沟通 ◇2轮式沟通 ◇3环式沟通

3 公共管理协调

(1)公共管理协调的含义:

公共管理协调的主要任务: 1)统一立场、统一认识,2)分工协作、统一步调,3)平衡利益、化解矛盾

(2)公共管理协调的分类:

1)根据发起公共管理协调的机关分:◇1主动协调 ◇2被动协调

2)根据公共管理协调的范围分: ◇1内部协调 ◇2外部协调

3)根据公共管理协调的对象分: ◇1机构协调 ◇2人员协调

4)根据公共管理协调的任务分: ◇1常规协调 ◇2临时协调

(3)公共管理协调的方法:

1)平衡协调法; 2)目标协调法;3)权威协调法;4)组织协调法;5)会议协调法

九、公共管理监督

1 公共管理监督的含义

- 14

叮叮小文库

含义:公共管理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公共管理主体及其所开展的公共管理活动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公共管理监督的内容:

1)公共管理合法性的监督

2 公共管理监督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作用: 1)预防作用, 2)补救作用,3)保障作用,4)促进作用

3 公共管理监督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公正性原则 3)经常性原则 4)广泛性原则 5)系统性原则4 公共管理的监督体系:

一般监督 ( 最直接有效)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平行机关

内部监督 专门监督——国家行政监察机关

特种监督——审计机关 政党监督——共产党和参政的各民主党派

外部监督 国家权利机关监督 国家司法机关监督 社会团体的监督

- 15

社会监督—————公众的监督 社会舆论的监督

十、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

1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1)民主原则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3)法制管理原则

4)功绩原则

2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征

同国外相比

不搞“政治中立”

不搞“两官分途”

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

同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较

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

叮叮小文库

16

有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

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

有勤政廉政的约束机制

体现了分类管理的原则

十一、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1 国家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1)国家公务员义务和权利的特点

我国公务员义务权利的双重性与特殊性

我国公务员义务权利的真实性与广泛性

我国公务员义务权利的平等性与一致性

2 )国家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

忠包公维遵以密宣

3)国家公务员义务和权利的特点

非参对依获先提

-

叮叮小文库

17

叮叮小文库

2 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品行端正 政治坚定 忠于国家 勤政为民 清正廉洁 依法行政 务实创新 团结协作

-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