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现状调查及护理对策分析

2023-06-14 来源:汇意旅游网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现状调查及护理对策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现状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12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老年人群1100例,选择立式水银血压计对其血压水平进行检测,在患者从卧位、坐位转变为立位后,即刻或2分钟进行测量,对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和年龄小于80岁的老年人群相比较,年龄大于80岁的老年人群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几率更高(P<0.05);和未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群相比较,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群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几率更高(P<0.05)。结论:年龄大于80岁,同时伴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群,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高危人群,在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首先应对危险因素进行明确,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而来对体位性低血压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现状;护理对策

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群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临床病症,具体是指患者从坐位或者卧位转变为站立位时,心血管反射无法维持血压的现象,临床可表现为无症状,也可表现为有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容易导致功能性损伤、骨折、跌倒和晕厥等[1]。在我国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化,体位性低血压的患病人数也越来越多,对老年人群的危害也更加严重。本研究主要调查分析了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现状及护理对策,现做如下汇报。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12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老年人群1100例。纳入标准:文化水平为小学以上;年龄≥65岁;交流能力正常,能理解并有效配合调查;能自行站立;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多系统萎缩、恶性心律失常、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接受α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精神障碍,无法有效配合的患者等。全部1100例研究对象中,年龄为65-79岁的共250例,男女人数分别为238例、12例,平均年龄为(73.3±4.1)岁;年龄≥80岁的共850例,男女人数分别为811例、39例,平均年龄为(53.1±2.5)岁。95例无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347例存在高血压,263例存在冠心病,167例存在脑卒中,228例存在糖尿病。 1.2 方法

①调查方法:选择2名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来进行血压测量;选择3名经过专门培训的主治医生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调查对象的患病情况、一般资料等;对患者坐位血压、卧位血压、立位后即刻血压、立位2分钟血压水平进行测量。 ②血压测量:选择标准立式水银血压计,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血压测量方面来对血压水平进行测量。在对卧位血压和坐位血压水平进行测量时,研究对象应保持平静状态,在患者保持该体位10分钟后,对其右上臂肱动脉血压进行测量,卧位和坐位血压分别测量3次,每次测量的间隔时间为1分钟,然后计算平均值。立位即刻血压是指从卧位转为立位时,即可测量其血压,立位2分钟血压则是指站立2分钟时进行血压测量。 1.3临床诊断标准

①体位性低血压:在从卧位转变为站立位3分钟内,舒张压降低幅度

≥10mmHg,或(和)收缩压降低幅度≥20mmHg。②直立后即刻体位性低血压:舒张压降低幅度为20mmHg,收缩压降低幅度≥40mmHg。③直立后2分钟体位

性低血压:舒张压降低幅度≥10mmHg,收缩压降低幅度≥20mmHg[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观察

全部1100例研究对象中,共285例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5.91%(285/1100);和年龄小于80岁的老年人群相比较,年龄大于80岁的老年人群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几率更高(P<0.05),如表1。

注:*表示与无合并症研究对象相比较,P<0.05 3 讨论

3.1对患者的年龄和站立时间加以关注

本研究中,和年龄小于80岁的老年人群相比较,年龄大于80岁的老年人群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几率更高(P<0.05);研究结果显示高龄因素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关系非常紧密,本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研究结果类似[3]。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机体开始逐渐衰老,周围血管硬化、迷走神经功能不全、反射条件迟钝,所以高龄人群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几率较高。在患者站立时间逐渐延长的过程中,其血压水平也开始逐渐恢复到正常值范围[4]。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和直立后即刻体位性低血压相比较,直立后2分钟后的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更低。

针对以上情况,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以对以下几点加以关注:①如果患者年龄大于80岁,则应将其当成重点护理对象;②在日常生活中,应指导患者缓慢改变体位;醒后不能立刻起床,在缓慢坐起前应适应几分钟,缓慢起床站立前应在床边坐几分钟,避免出现直立后即刻体位性低血压,进而导致骨折、摔倒、突发性晕厥等意外。③针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床边设置护栏、扶手等,保持地面干燥,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床和站立应缓慢。④卧床时应适当抬高床头,让肾动脉压力和排尿能有效减少,防止血压水平下降。

3.2重视特殊人群

和未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群相比较,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群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几率更高(P<0.05)。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胰岛素类药物会对血管进行扩张;和正常人群相比较,高血压患者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较差;冠心病患者的心输出血量降低,心脏顺应性较差;脑卒中患者则常常伴高血压;所以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群更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让患者掌握体位变换时的相关注意事项;用药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总之,年龄大于80岁,同时伴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群,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高危人群,在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首先应对危险因素进行明确,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而来对体位性低血压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汪丽丽,黎蔚华,林仲秋等.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与跌倒发生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7):4984-4985.

[2]高媛媛,李丽华.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7,18(6):110-112.

[3]马柳英.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人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9):1137-1139.

[4]栾澜.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6):733-7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