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20×2分=4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1.在夏令营活动中,小明建议大家动手模仿北京人制造一些工具,体验北京人的生活,于是各位同学纷纷动手,制造了各种用途的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彩陶 D.玉器 2. 观察下面的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请问居住在右图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 B.长阳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下列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情况相符 A.原始人群时期 B.山顶洞人时期
C.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D.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 4.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 B.商朝 C.西 周 D.东周 5.与商周同期,我国另外一种著名的青铜文化是
A.大汶口文化 B.龙山文化 C.三星堆文化 D.二里头文化 6.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来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A.晋文公 B.越王勾践 C.齐桓公 D.楚庄王 7.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8.扁鹊有一次见蔡桓公,以蔡桓公的外表断定他有病。他多次奉劝蔡桓公及早治疗,但蔡桓公就是不听不治。十天后,蔡桓公果然死去。这里,扁鹊采用了什么诊断方法 A.望 B.闻 C.问 D.切
9.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合适担当《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的是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10.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着眼点在于
1 / 7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体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11.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12.“丝绸之路”的形成与下列哪一事件联系密切
A.楚汉之争 B.昭君出塞 C.张骞通西域 D.文成公主入藏 13.有关西域都护表述不正确的是
A.班超经营西域后设立 B.管理西域事物,保护往来商旅 C.西域正式归附中央政权的开始 D.标志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4.舞蹈《千手观音》获得2005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比一等奖和特别大奖。你是否知道“千手观音”、“功德无量”的词汇跟哪个宗教有关?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15.下列图示表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其中大致准确的是
魏
魏
吴
吴
蜀
魏
吴
蜀蜀 魏 吴 魏 蜀
A B C D
蜀蜀
16.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 统一天下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称帝 D. 建立魏国
17.成语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8.你认为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是因为 A.促进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B.保护了鲜卑族的保守势力 C.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迁都洛阳 19.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始于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西晋时期 20.把曹魏、北魏、西晋、前秦等几个政权归属同一类的标准是 A.都由少数民族建立 B.都曾统一过北方 C.都定都洛阳 D.都实行过改革并取得成功
二、历史诊断(10分)
小明和小东两位对历史可感兴趣啦,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交流,下面是他俩的一段对话,请根据你学到的知识,为他俩的对话进行诊断,如果发现问题,请你指出并说明原因。
2 / 7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小明:“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宝鸡是‘炎帝故里’。炎帝尝百草、创医术,还发明了文字。”
小东:“宝鸡还是‘青铜器之乡’,我去过青铜器博物馆,那珍藏了许多我们宝鸡出土的青铜器,其中就有著名的大型青铜立人像。”
小明:“春秋战国那会儿,国家四分五裂,仗打的可热闹了,马陵之战、巨鹿之战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小东:“这我知道,后来还是秦王赢政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天下。他还派人修筑了西起陇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抵御匈奴。”
小明:“那你最喜欢哪一位三国人物?” 小东:“当然是曹操了,他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统一了黄河流域呢。”
①错误: ,原因: ②错误: ,原因: ③错误: ,原因: ④错误: ,原因: ⑤错误: ,原因: 三、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4×1分=4分)
A B C D
(2)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1分)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1分)
(4)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再到归于一统,是由哪国来完成的?(1分)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四、动动手。
3 / 7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1.请在年代尺上找出公元前6年的位置(刻度自己标并在图上注明)。(2分)
公元前10年 公元前5年 公元元年 公元5年 公元10年
2.古代有一位小孩,在公元前6年7月出生,到公元8年7月时他几岁?(2分) 同时说明公元8年时他生活在我国什么朝代。(2分)
五、读下列历史朝代歌,根据本学期已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 。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1.根据历史朝代歌,填出下列所缺的朝代名:(4分) 夏 西周 东周 东汉 魏 蜀 吴 2.截止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哪些?(3分)
3.南北朝之前,都城在洛阳的政权有哪些?(4分)
4.“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的建立。(1分)
六、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又是第一个短命的王朝。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他们经过一番谋划与准备,杀死两名县尉,把大家召集在一起,鼓动说:“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即便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则举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家同声高呼:“敬受命。”
(1)材料一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这一事件有何意义。(1分)
4 / 7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2)秦王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位皇帝?(1分)他在经济文化领域如何巩固统一?(3分)
(3)材料二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次起义?他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1分)根据材料,他们起义的原因是什么?(1分)
(4)有人认为,秦的灭亡与材料中提到的“秦王”是分不开的,他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分)
七、史海拾贝
想一想,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寻找历史、发现历史、了解历史?(至少写四种)(4分)通过本学期的历史学习,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谁?(2分)为什么?(3分)从他身上你可以得到哪些启迪? (3分)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开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2分=4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11 D 2 C 12 C 3 D 13 A 4 B 14 D 5 C 15 D 6 C 16 A 7 D 8 A 18 C 9 D 19 B 10 D 20 B 17 D 二、历史诊断(请指出下列历史描述的错误所在)(10分)
①错误:发明文字 ,原因:仓颉发明文字不是炎帝
②错误:大型青铜立人像 ,原因:大型青铜立人像在成都平原出土而不是宝鸡 ③错误:巨鹿之战 ,原因:巨鹿之战发生于秦末而不是春秋战国时期
5 / 7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④错误:陇西 ,原因:长城西起临洮而不是陇西 ⑤错误:曹操 ,原因: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而不是三国时期
三、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4×1分=4分)
A
(2) 晋国。(1分)
(3)长平之战。(1分)
(4)根本原因:经过商鞅变法(1分),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的封建国家(1分)。
四、动动手。 1.(2分)
公元前10年 公元前5年 公元元年 公元5年 公元10年
公元前6年
秦国 B 楚国 C 齐
国 D 燕国 (错别字不得分)
2.小孩这时13岁。(2分)他生活在我国西汉。(2分)
五、读下列历史朝代歌,根据本学期已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商、秦、西汉、西晋(4分)
2.秦、汉朝(西汉、东汉)、西晋(3分) 3.东周、东汉、魏国、西晋(4分) 4.吴国的建立(1分)
六、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又是第一个短命的王朝。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秦王灭掉六国,统一了全国。(1分) 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1分)
(2)嬴政(1分)经济上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3分) (3)大泽乡起义(1分)遇雨误期,秦朝刑法残酷,误期当斩。(1分) (4)对。(1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治残暴,激起人民的反抗。(1分) 七、史海拾贝
古墓葬、网络报刊、古钱币、博物馆、文物古迹、史书、历史课本……(至少写四种)
6 / 7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4分)
要求:酌情量分,无史实错误,表达准确。(8分)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双向细目表
题号 一 二 题型 考察内容 考察能力 识记、运用 史记、辨别 识图、识记、三 识图题 春秋战国的纷争 分析 四 动动手 明确时间概念 运用 识记、分析、五 材料分析题 历史上各朝代沿革 辨别 识记、理解、六 材料分析题 秦朝的兴亡 运用、感知 识记、运用、七 史海拾贝 历史学习的拓展 感知
分值 40 10 单项选择题 各课知识要点 历史诊断题 各课知识要点 10 6 12 10 12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