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诗歌写作学习——写诗三部曲

2020-11-15 来源:汇意旅游网
写诗三部曲

教学目标:

1、走向户外,走近秋天,品读他的韵味。

2、回顾诗歌的类别及格式,分析是个结构,揭开诗歌的神秘面纱。 3、学习写作诗歌的三部曲,面对大自然万物结合情境描绘心境。 教学重点:

分析是个结构,揭开诗歌的神秘面纱。 教学难点:

学习写作诗歌的三部曲,面对大自然万物结合情境描绘心境。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时: 1.5~3小时 教学过程: 【啄开树皮】

诗是属于青春的。不但名作家和大诗人多从诗开始踏入文学圣殿的大门,更多不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也都曾有过少年作诗的经历。作为一个诗性民族的一员,生活在诗之国度,从母亲的呢喃开始,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诗的熏陶„„

花季的激情,少年的幻想注定了青春与诗的不解之缘。郭沫若、洛宾王、雪莱等中外名诗人都在少年时代即露出了小荷的尖尖一角。 所以,我们应当用笔来写诗,我们可以用诗来表达!

【啄入虫洞】

1、拟人诗。在儿童的眼中,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都具有人的特性;将事物拟人化,就是诗,如《顽皮的风》。

2、比喻诗。抓住某—事物特征,联想到另一相似的事物,组成比喻句,再设计—个小情节,就构成了一首小诗。如《星星》(眼),《云》(羊、兔、花朵、鼠),《蜗牛》(背房),《柳树》(垂发),《蘑菇》(伞),《朝天辣椒》(火把),《菊花》(卷发),《阳光娃娃》,《树叶》(蝴蝶),《落叶》(电报)。

3、彩色诗。色彩具有形象性、画面感,可直接写诗,如《美丽的画》,《花蕾》。

4、香喷喷的诗。即抓住味觉感受写诗,如《小桂花》。 5、通感诗。即眼看、耳听、鼻闻等观察事物通道互相转换,综合运用,融合—体,如《喇叭花》、《云朵》。

6、会跳动的诗。静态是美,动态也是美,动态是一种流动的美,抓住动态,运用动词写的诗,是会跳动的诗,如《太阳蹦上来了》(探、吻、蹦)。

7、揭示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写诗;如《杨树·柳树》,《公鸡·太阳》、《星星·月亮》,《文具盒》。

8、揭示两事物之间的矛盾写诗,如《老鼠》怕猫不怕大象,胆子到底大不大?

9、排比诗。用结构相似的段来表达—组联想,如《当你不想干„„》,《孤独的风》。

诗其实并不神秘。简单地说,心象(情)+物象(美)=诗。 能写出“菊似海,点点星光溶在一起(杨蕾《菊》)”这样的美妙诗句,是因为看到美丽的菊花后在心底产生喜爱之情。眼前看到的菊作为具体的事物,叫物象;看到菊后产生“像海一样,溶了星光”的想象表达了爱菊之情,这种心中的感觉(无论喜怒哀乐)叫心象。所以,诗是由于看到外在的物象有所感动(灵感)产生心象而产生的。 凡美而有情的东西便是诗。 师言:

想要把我艺术的时间,自然现象就是永恒不变的,今天我们走出教室走向户外去领略秋,去歌颂秋。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啄掉虫子】 一、诗是美的。

要把平凡的事物描写出美来,首先需要想象。

一个好想象本身就是一首好诗。如“张开你的大嘴巴/为人民服务”(何舟《剪刀》)。

发挥想象就能创造出鲜明形象。

想象会像照相或绘画一样,将心灵剎那间闪现的真实感动显现出来,于是诗中便有了鲜活的形象,欣赏起来,就像面对一幅真实的景致,令人身入其境。 如:“菊花呵,菊花!/为何百花丛中如此明艳?/看到了,看到了!/白姑娘正为长发梳妆。/闻到了,闻到了!/黄小伙打了香水正等待姑娘的拥抱。/想到了,想到了!/一滴圣水点开了紫色舞会的开幕式!”(陈英《菊》)透过对菊花的观察,通过想象,赋予菊花以个性、生命,使我们眼前看菊心中却像看到了一场美妙的舞会,极富情趣。

看的是同一次菊花展,这首诗却写得不同:“满天的繁星/如何都掉入了花坛/哦!/原来是映在花中的天空”(罗茜《花坛》)。这是因为两个小诗人发挥的想象不同,如果不发挥想象,都只在于描绘菊色香味,我们看了便不会觉得这么有趣,恐怕这些文字就不是诗了。

写诗要发挥想象。有了想象才有诗的生机,才有诗的趣味。 二、 诗的生命是真情。

写诗首先要找到感动过自己的内容,再以诗的形式、诗的形象、诗的语言去歌颂它,那样的诗才会充满真实的感情。如:“在文学史里/到处能找到自己的同胞/哇,这么多兄弟/我不孤独了”(任斌《汉字》)。在这首小诗中,小诗人将自己融入了书本之中,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小小的汉字,透过一句“哇,这么多兄弟”深深地表达了他对书本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对科学的仰慕,情真意切,所以这首小诗才别有情趣。

“点燃了旁人的心灵/照亮了自己的前程”(罗茜《灯》)写出了甘于奉献将会让别人和自己得到同样的益处和发展,这也是小诗人的感情流露,虽只短短两行,却是抱着满怀的爱吟唱的一曲奉献之歌。如果小诗人对灯没有进行仔细的观察,没有用心灵与灯进行对话,没有把自己换位成灯来体验灯的生命和生活,她是不能写出这样精警的诗句来的。

三、 有了想象的翅膀,激情的火焰,诗语自然形象而美。 写诗还要有“删”的功夫。一方面,诗比文章精炼;另一方面,有些话写进文章是宝物,写进诗里却成了废物。把“她采撷着春天的嫩绿的茶叶”删成“她采撷着嫩绿”或“她采撷着春天”后要精彩得多,也给读者留下了深远的想象空间(这里其实是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排比、摹声等都可以成为创作小诗的方法,同学们不妨一试,限于篇幅,此不赘述)。小诗人鲁倩的《删》就是对这

种功夫深有感受。

诗是可以吟诵的,写完后应当读几次,到朗朗上口为止。 按照三步曲,从小诗写起,从身边的小事物写起,你一定会闯入诗的王国,畅游于用美丽的语言和奇妙的想象构建的缤纷乐园 。 【啄虫交流】

面对秋色,面对万物,面对自然,发挥联想用不同的方式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借景抒情。 【啄虫记录】

9、写诗三部曲

秋雨 秋夜 秋味 秋声 秋悟 秋叶 秋忆 秋 秋色 秋梦 秋菊 秋怀 秋愁 秋兴

发挥想象、注入激情、文字表达,这是写诗的三步曲。 写作要求:1、分行排列。

2、基本押韵。

3、可分小节。“(不得少于四节)

【啄虫工具】

是大雁相约南国的借口 是老婆手中日趋成行的毛线 是季节从夏荡到冬的那根千绳 是偷情后从温床跳进寒夜的那扇窗 是英雄轰轰烈烈后归隐的那座茅屋 是打虎故事前武松走进的那间酒肆 是叶的化装会 是树的脱衣舞 是果的献身夜 是夏

裸露的三点让霜雾捂出的那点神秘 是上帝赏玩了温度高耸的双乳后 奔上低谷时假意逗留的那个肚脐 是习惯直接的人们 直接腻了后呼唤含蓄

而含蓄真正来临时的那份不经意的尴尬 是对炎热和寒冷两场战争之间休憩时 士兵手中的那支烟 是在岁月的行程中

爬过一个山峰望着另一个高峰时 纵情跳入的那条山涧 秋永远是一个过程

是一条树叶掩藏 伸向未来的路 四季是个圆

秋永远为别人打马送行 不管是穿过冰雪看到春潮 还是断肠旅途

只决定于与秋无关的眼光和毅力 即使是我们回来了 也是在这里回忆我们的历程 或者仅仅是感悟轮回的本身 所以秋 用血染成了枫叶

仍驱散不了人为的伤感与凄凉 读秋 一卷卷秋诗 摊摆在夏晚的绿地 涨破的意境

润湿了叹惋与苍凉隐遁的双眸 一位年逾半百的老人 抹把额头的汗滴 甩向 夏夜逝去的背景

长成一片没有标题的秋意

金黄与洁白交替的季节

青春的热烈换作成熟后老练的日子 总是一条让人迷惘的路 而他

却把一双炽热的眼神 交给每一本秋的记忆 读秋 读一片真诚 读一片豁达

读一部德高望重的诗卷 交给天高云淡的编辑 等待发表

这不是个写秋的季节因为 人在秋中人就瞎了眼 无法期盼也不能思念这样的 方式叫情感如何决堤如何蔓延  有的东西不泛滥不深刻 不失去就想不起宝贝

你现在是否明白丢了你我就一直像 想刚刚逝去的夏天那样想你  我穿着你便看不清你了看见的 只是一件白衬衣晃得

我睁不开眼而那只斜放的镜子 也学会了欺骗所谓的苗条

是拉长的柳叶婀娜不出一点秋意  一只蝉的咏叹调气息很长它 准备用一口气把丰收的锣鼓替代 夏天是唱着歌走的而你 怎么走得悄无声息我的手在风中 落空在柳树下面垂得 很没有面子 

作孽的不只是为了张望吞噬了你的路口 我的头一直保持向左看齐 还有不肯下市的西瓜

遮不严的胸脯藏不住的肩膀和肚脐 这个世界个性张扬季节已经失去权威 明明秋天来了温度却在夏天跳不过去陪着 从思念里跳过不去的我 一起沉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